“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系列主题第六场新闻发布会
  • 主题“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系列主题第六场新闻发布会
  • 时间2023年6月9日下午3:00
  • 嘉宾省农业农村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
  • 地点之江饭店会议中心三楼新闻发布厅
  • 简介6月9日,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系列主题第六场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王通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郎文荣,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章春华,省财政厅副厅长倪学军,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李家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省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骆莉莉主持。
  • 我要咨询:点击前往>>
  • 文字实录

    浙江省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骆莉莉: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继续举行“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围绕“深入实施‘千万工程’,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先行示范,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色彩”这一主题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出席本场发布会的有: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王通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郎文荣,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章春华,省财政厅副厅长倪学军,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李家银。

    下面,我们先请王通林厅长介绍浙江实施“千万工程”20年来的总体情况。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王通林: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浙江“三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很高兴出席今天的发布会。根据安排,我就“千万工程”实施20年的相关情况作一介绍。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年来,“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成效显著、影响深远,成为有口皆碑、享誉内外的“金名片”。下面,我展开介绍三个方面:

    一、“千万工程”引领浙江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千万工程”的大力实施,推动浙江成为农业现代化进程最快、乡村环境最美、农民生活最优、城乡发展最协调的省份之一。主要有五个方面成就:一是农村人居环境深刻重塑。强势打出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和“五水共治”“四边三化”等组合拳,规划保留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卫生厕所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基本实现“零增长”“零填埋”,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居全国第一,天蓝、地净、山绿、水清成为浙江乡村最显著的标志。二是城乡融合发展纵深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加速向农村覆盖延伸,城镇化率从2003年的53%提高至2022年的73.4%,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3年的2.43缩小到2022年的1.9。三是“两山”转化通道加速打开。深化“五美联创”,建成美丽乡村示范县70个、风景线743条、示范乡镇724个、特色精品村2170个、美丽庭院300多万户。美丽成果加快转化为美丽经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农民收入从2003年的5431元增长至2022年的37565元、连续38年居全国省区第一。四是乡村文明善治充分展现。坚持塑形和铸魂并重,全面构建党建统领的“四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持续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2783个历史文化村落和一大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得到抢救性保护,成功举办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五是国内国际影响显著提升。中办、国办专门发文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现场会3次在我省召开,“千万工程”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二、“千万工程”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之江大地的生动实践。在总结“千万工程”的伟大成就中,我们有三点深刻感悟:一是“千万工程”饱含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农民情结和真挚为民情怀。面对20年前浙江农村“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状况,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至上的初心谋划实施“千万工程”,推动浙江实现从“脏乱差”到“强富美”的华丽转变,充分彰显了爱农为农、重农强农、兴农惠农的深厚情怀。二是“千万工程”开启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先行探索。“千万工程”以省域为单元擘画了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在20年持之以恒不懈推进中形成了诸多好经验好做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三农”领域的实践范例,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和宝贵的经验。三是“千万工程”形成了促进共同富裕的有力抓手。浙江以“千万工程”为牵引,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收入差距,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注入强劲的动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浙江深化“千万工程”的深刻启示。在回顾“千万工程”20年发展历程中,我们收获了5个方面的经验和启示:第一,一以贯之、守正创新是制胜法宝。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推动“千万工程”内涵不断深化、外延不断扩展、成果不断放大,成为了接续奋斗不停歇、锲而不舍抓落实的典范。第二,人民至上、共建共享是基本立场。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充分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认同感。第三,系统观念、统筹推进是科学方法。牢固树立系统思维,坚持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协同推进,“美丽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共富乡村、数字乡村”统筹谋划,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服务一体实施。第四,机制创新、要素集成是重要支撑。建立党政主导、各方协同、分级负责的责任机制,规划先行、标准规范、分类指导的引导机制,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的推进机制,推动“千万工程”落实落地。加强要素资源保障,做到“千万工程”的点定到哪里,相关部门的扶持政策、项目资金、指导服务就配套到那里。第五,党建引领、党政主导是坚实保障。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为“千万工程”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下一步,我们将在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以“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的大场景下,坚持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加快绘就“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新画卷,全面打造乡村振兴浙江样板。

    谢谢大家,我先介绍这些!

    骆莉莉:

    谢谢王厅长。下面我们请郎文荣厅长介绍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情况。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郎文荣: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

    很高兴在“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向大家通报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有关情况。在此,我代表省美丽办、省生态环境厅向一直以来对我省生态环境工作倾注极大热情、给予大力支持的各位记者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八八战略”具体到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就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 20年前,在习近平同志的亲自决策部署和直接领导推动下,浙江生态省建设先行一步、走在前列,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萌发与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生动的实践。20年来,全省上下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砥砺前行,以“811” 生态环保系列行动和“千万工程”等重大载体为抓手,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在全国率先探索出经济转型升级、环境持续改善、城乡均衡和谐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模式。

    回顾生态省建设20年的历程,可以用“五个高”来概括。

    一是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我们以满足人民群众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导向,开启了覆盖全域、联动城乡的生态环境治理大会战。先后实施四轮“811”生态环保行动,创新推出建设污水零直排区、清新空气示范区等有辨识度的行动载体,打出“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系列组合拳,浙江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省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从42.9%升至97.6%,全面消除劣V类断面;设区城市PM2.5平均浓度从61微克/立方米降到24微克/立方米;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首个实现生活垃圾“零增长”、原生垃圾“零填埋”。我省总体环境质量稳居长三角第一、改善幅度全国领先,全省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连续11年提升,环境信访总量连续7年下降。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浙江高质量发展的优势所在、动力所在、后劲所在。

    二是高水平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我们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治调结合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实施“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完成铅蓄电池等六大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提升,在削减30%的废水废气排放量的同时,行业规模、产值税收持续翻番增长,2022年万元GDP能耗、水耗分别较2002年下降63.8%、91.7%。“十四五”以来,我们把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绿色转型总抓手,开展全国首个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建设,率先建立重点企业碳账户,开展重点行业碳排放评价,加快核电、风光电、抽水蓄能等清洁能源项目建设,推进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建设,将生态价值释放到农业、文旅、商贸、科创等关联产业。绿水青山不仅是展示今日浙江的“金名片”,还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聚宝盆”。

    三是高质量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我们把全省域作为大花园来打造,严格实施生态环境空间管控,率先建立“三线一单”制度,建立314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全省森林覆盖率超过61%,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全面实施永久基本农田集中整治,系统推进八大水系和近岸海域生态修复,扎实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试点示范,85%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鸟中大熊猫”朱鹮这些珍稀濒危物种重现浙江大地。我们以生态示范创建为抓手,丰富拓展“两山”转化通道,例如遍布全省的美丽乡村、全域旅游,丽水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都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全省累计创成42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12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数量居全国第一,走出了一条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保护生物多样性、践行“两山”理念的新路子。

    四是高效能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我们坚持创新发展改革赋能,建立完善美丽浙江建设工作推进、党政干部政绩考核、环境损害责任追究机制。取消衢州、丽水和山区26县GDP总量考核,实施四级环境状况报告制度、迭代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政策,在全国最早推行排污权、水权、用能权等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河湖湾滩长制、环境问题发现机制等一批制度成果向全国复制推广。我们与时俱进开展生态环境地方立法,构建起以《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为统领的“1+N”生态环境地方法规规章体系。充分发挥数字化改革的“关键一招”作用,重塑“平台+大脑+应用”架构,建成涵盖50万家企业、归集168亿条数据的生态环境数据仓,以数据流为载体、“一件事”为单元,高效统筹项目审批、污染治理、环境执法等业务,成为全国唯一生态环境数字化改革和生态环境“大脑”试点省。

    五是高品质推动生态成果共建共享。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我们大力培育、积极传播生态文化,设立全国首个“生态日”,开展环保设施公众开放、公益巡演、全民生态运动等系列活动,持续推进生态文明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广泛推进 “绿色细胞”建设,生态环保越来越成为村规民约、公序良俗,绿色出行、垃圾分类、光盘行动越来越成为公众自觉。积极推动环保公众参与,敞开监督,曝光问题,回应关切,培养出了一批企业环境“医生”、农村环境监督员、环保协管员、义务巡防员,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民间环保社团和志愿者。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低碳生活方式的倡导者、维护者、贡献者,绿色环保已经成为社会的新风尚。

    各位记者朋友,20年来,浙江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的、创造的成就是历史性的、形成的影响是国际性的,为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美丽中国省域标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要先行示范”“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色彩”的殷殷嘱托,以“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为新起点,按照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要求,统筹谋划美丽浙江新蓝图、争做美丽中国排头兵,推动形成更多具有浙江辨识度、全国显示度的先行示范成果,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多 “浙江方案”。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骆莉莉:

    谢谢郎厅长。下面请大家提问。

    新华社记者:

    “千万工程”作为一项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工程,我省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方面目前有哪些举措以及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王通林:

    刚才这位记者的提问非常好。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我们“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丰富的实践也深刻地证明,今后的发展必须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统筹考虑、一体推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难题。按照这个要求和理念,今年年初,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总书记的一贯要求,承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部署,立足浙江城乡融合进入加快发展期的实际,部署实施了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这个工程就体现了“城”和“乡”放到一起去谋划,一体去推进。主要是做好“强城” “兴村” “融合”三篇文章。

    第一,在“做强县城”方面,实施产业平台集聚能力、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四大提升行动,进一步发挥县城作为城市的集聚、辐射、带动的作用,支撑整个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二,在“振兴乡村”方面,实施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宜居宜业、乡村文明善治、乡村共同富裕四大提升行动,推动乡村加快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让农民能够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的生活。

    第三,在“城乡融合”方面,主要是健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城乡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等三大体制机制,推动各类要素在县城集聚放大、向乡村顺畅流动。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按照“一个专班牵头、一套机制运作、一个平台调度”的要求,项目化、清单化、时间化推进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省县城人口占县域人口比重达到57.37%,比去年底提高了0.23个百分点;和美乡村建设覆盖率也已经达到13.5%;实施项目994个、总投资1.63万亿元,今年计划投资2449亿元,新建项目开工率达到68.2%、投资完成率54.4%。

    我们相信,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全面对接、双轮驱动,一定会产生县城带动乡村、乡村承接县城、城乡互促共赢的倍数效应,形成农村繁荣和城市繁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交相辉映、深度融合的美好图景。

    我就回答这么多,谢谢。

    浙江之声记者:

    经过20年的努力,浙江的环境质量有了大幅改善,绿水青山肉眼可见。我想请问在环境治理方面有哪些成熟的经验可以分享?另外,下一步如何巩固提升全省的环境质量?谢谢。

    郎文荣:

    谢谢你的提问。回顾我们20年生态省的建设历程,历届省委、省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确实推动了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始终走在前列,也为全国提供了很多经验。其中,我觉得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紧密结合形势,紧盯问题短板,找准牵一发动全身的“龙头工程”,这条经验也是总书记留给我们的,这就是“811”工程,利用这个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个“811”行动。

    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了“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所谓“811”,当时的提法就是突出8大水系和11个环保重点监管区的治理。第一次行动的三年就有效遏制了环境恶化的趋势。2007年的第二轮“811”新三年行动,则是突出了8个方面的目标任务,11个重点环境问题,可以说是从重点防治工业污染转向了全面防治工业、农业、生活污染,实现了这方面的转变,基本解决了面上较为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到了2010年开始的第三轮“811”,从重点抓环境治理又转到了立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来,“811”的这个面更广了,转化为了8个方面的目标,11个专项行动。到2016年第四轮“811”,我们则是通过“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美丽乡村建设等11项专项行动,达到了绿色发展的新目标。所以给大家回顾一下这个“811”的发展历程,这四轮的“811”系列行动,可以看到它是一脉相承、持续递进的。内涵在不断地延伸,内容不断地拓展,标准不断地提高,让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你刚才也问到下一步我们怎么做?我觉得就是要把总书记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财富,也就是“811”这张名片进一步用好、抓实、擦亮,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环境获得感。我觉得主要是三个“抓”。一是面上抓巩固。这20年四轮“811”环境整治和示范行动,措施之实、力度之大、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在2021年我们浙江在全国的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结果和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均位居全国第1,对于浙江这样一个经济大省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刚才我前面的通报里面也都有,2022年我省地表水省控断面Ⅰ—Ⅲ类水比例达到了97.6%,地表水国控断面Ⅰ—Ⅲ类水比例更是达到了99.4%,空气质量PM2.5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点,24微克每立方米。但是在取得这样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我省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基础设施方面确实还存在着一些短板,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我们要抓巩固,巩固的同时还要抓提升。所以我们需要花更大的力气扎实做好项目源头的准入、基础设施的布局,包括刚才我讲到的减污降碳协同等等,这个基础性、系统性、全局性工作我们要进一步抓得更加实。

    二是点上抓提升。当下我们更要找准制约环境质量改善的关键因子。因为现在老百姓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刚才王厅长通报里面讲我们原来的垃圾是靠风吹的,污水是靠蒸发的。现在老百姓更讲感官度、感受度。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关键是抓住影响群众感官的,像噪音、恶臭、油烟等扰民问题,对症下药、靶向施策,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指标上持续提升。譬如在治气方面,这两年对我们困扰最大的是臭氧问题,所以我们今年也提出,要以亚运会环境质量保障为契机,聚焦臭氧治理,从深层机理的角度出发,对柴油货车治理以及其他VOC挥发性有机物的治理等方面统筹加以推进,让“蓝天白云”成为常态。

    三是本质上抓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是二十大报告的要求,说到底,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问题,最根本的就是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还是要从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这个本底来入手,合理规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创造宜业宜居宜游的良好环境。还包括加强珍惜濒危物种的保护,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治,开展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更加关注气候变化、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让良好的生态成为老百姓幸福的“不动产”。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香港经济日报记者:

    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离不开财政的投入,例如在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污染物的排放治理等。我想请问一下发布人,浙江财政针对这方面具体的政策支持和机制设计是怎样的?谢谢。

    浙江省财政厅副厅长倪学军: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这方面加大投入,是应该的,也是值得的。这些年来,全省各级财政部门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加大投入与制度建设并重,走出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财政助推绿色发展之路。我们于2004年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2005年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制度,此后又陆续出台了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政策、污染物排放财政收费制度、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等一系列政策;2017年创新构建了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三年一轮迭代升级,2017—2022年,两轮6年共兑现奖补资金766亿元,有力推动了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这一做法被财政部评为“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深化财政改革发展的生动案例”一等奖。

    一是化散为整,系统构建政策体系。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系统性,更加需要发挥政策集成、资金集聚效应。我们根据林、水、气、湿地、节能降耗等各生态要素的不同特点,通过整合、新增、完善、扩面、提标等方式,系统化构建了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涵盖了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财政奖惩、出境水水质财政奖惩、湿地生态补偿、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等11项政策,基本实现了生态保护领域财政政策的全覆盖。您刚才提到的生态公益林补偿以及污染物排放治理也都包括在内。

    二是分类施策,积极营造公平环境。浙江“七山一水两分田”,各地功能定位和生态布局差异很大。为此,我们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对不同生态功能区域的地区,实施差别化的奖惩制度。比如,对非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与“绿色指数”相挂钩的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制度;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像文成、泰顺等,实行与出境水水质、森林质量和空气质量相挂钩的财政奖惩制度;对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则实行标准更高的财政奖惩制度。我们采用了交接断面水质类别、森林覆盖率、PM2.5等多项评价指标,数据都是客观、可获得的,避免了人为干扰,确保转移支付分配的公正性、公平性。

    三是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我们坚持“谁污染、谁交费,谁保护、谁受益”,将生态环境质量与地方政府利益相结合,形成财政奖罚与地方政府努力程度相挂钩的政策导向,充分调动了各方守护绿水青山的积极性。以出境水水质财政奖惩制度为例,纳入实施范围的市县,当年Ⅰ类水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奖励500万元,下降1个百分点,扣罚500万元。同时,对于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森林质量、空气质量的奖惩也是如此。

    四是点绿成金,助力推动共同富裕。我们充分发挥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的引导作用,更多支持山区26县发展,着力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内生动力问题,使全省人民更好地共享绿色生态红利,进一步缩小“三大差距”。据统计,山区26县以22.4%的人口占比获得64.9%的省级财政奖补资金。同时,积极探索建立与生态产品质量和价值相挂钩的财政奖补机制,支持丽水市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根据丽水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的绝对值、增长率等指标给予财政奖补资金,有力助推生态产品的价值转化,加快打通从“绿”到“富”的转化通道。

    下一步,我们将以“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为契机,深入贯彻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健全完善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统筹资金、加大投入,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助推我省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浙江新闻频道记者:

    刚刚提到“千万工程”已经成为了浙江的金名片,继续坚持和深化新时代的“千万工程”具体还会做哪些部署?谢谢。

    王通林: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也是“千万工程”实施20年之后大家非常关注和关心的一个问题。在“千万工程”实施20年的时候,总书记又作了非常重要的批示,这确实给我们浙江,也包括给浙江“三农”战线的同志极大鼓舞和方向指引。踏上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我们必须切实扛起“千万工程”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的使命担当,传承好发展好“千万工程”的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推动“千万工程”持续彰显无穷的思想魅力、强大的实践力量、夺目的真理光芒。

    接下来从坚持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重点抓好“五个新”:一是塑造乡村风貌新气质。全省域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原来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成果巩固的基础上,实施农房改造、管线序化、村道提升新的三大行动,持续改善和提升农村环境质量,绘就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二是激发产业兴旺新动能。全方位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强省,持续推进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加快发展乡村的“土特产”,提质乡村数字经济,提能乡村地瓜经济,提升乡村营商环境,推动农业现代化水平持续走在全国前列。三是跑出城乡融合新速度。全景式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加快破除妨碍城乡平等交换、要素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全面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四是谱写共同富裕新篇章。全链条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以缩小“三大差距”为主攻方向,打好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组合拳,推动集体经济、农民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均衡水平继续领跑全国。五是引领文明善治新风尚。全过程加强乡村社会治理,把自上而下的“浦江经验”与自下而上的“枫桥经验”结合起来,进一步涵养乡村的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保持社会的安定有序。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浙江经视记者:

    生态文明建设实际上也是共同富裕示范区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请问如何发挥好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建设,尤其是在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方面的作用?谢谢。

    郎文荣: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我们如何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共同富裕这个大局,当然就是紧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历久弥新的理念。“两山”理念是总书记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时间越久越彰显出它强大的生命力。实践证明,生态本身就是价值,保护好绿水青山更是一种增值。我理解,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是一个双向转化、双向奔赴的过程,不仅要把高品质的“绿”转化为不断流动的“富”,还要让“金山银山”更好地反哺“绿水青山”,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这两年,我们以推动绿色发展和加强系统治理为双轮驱动,把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与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贯通起来,与经济转型升级、资源高效利用、城乡均衡发展贯通起来,具体体现在三个“度”上:

    一是项目落地的速度。我们努力在审批上做减法,以最经济的手段、花最少的时间管住最关键的环节,帮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比如,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区域环评+环境标准”“多评合一”“打捆”审批改革。项目建设环评报告编制时间平均缩减65%。以大宗商品储运基地的规划环评为例,我们从受理到出具审查意见仅仅用了18天,创造了同类规划环评最快审查记录。

    二是帮扶企业的温度。我们打造了集自查体检、预警提醒等功能于一体的“环保e企管”平台,健全了轻微违法不予处罚制度,创新了“环境信用修复一件事”和学法积分抵扣罚款等举措,把便捷服务直递企业手头。我们还广泛收集企业发展难点堵点问题,深入企业一线帮扶,积极向上争取,强化横向协调,积极推进问题解决,让服务温度直达企业心头。比如今年2月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宁波有近800家企业长期以来受到“卡脖子”的政策影响,500万吨铸造产能无法释放,极大制约了当地汽车、五金工具、电子通讯等产业发展。我们第一时间开展调研走访,积极协调对接,促成了打通政策堵点,为我省金属压铸及其下游产业发展真正解了“绑”。

    三是绿色产业的厚度。我们坚持在保护环境过程中发展产业、拓展业态,积极培育绿色增长点,为共富图景嵌上高品质的生态拼图。比如我们积极探索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目前已有总投资720亿元的14个EOD项目纳入了生态环境部金融支持项目库,涌现出了像嘉兴南北湖未来城、“浙东芳养谷”台州黄岩项目、“海上花园”洞头诸湾项目等一批亮丽的“名片”。我们还创新打造海洋塑料污染治理“蓝色循环”模式,探索形成了“海洋垃圾收集—资源高质利用—国际认证增值”的产业链条,帮助一线收集人员每人每月增收1200元,推动年产值超过500亿元的海洋塑料产业不断壮大。

    总的来说,通过不懈努力,全省各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相互转化、双向奔赴的路子更宽了,干劲更足了。前景十分美好,未来十分可期。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潮新闻记者: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有一块重要的内容就是对生态的保护和修复。请问浙江这块工作情况如何?请具体介绍一下,谢谢。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李家银:

    自然资源部门承担着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的职责,是美丽浙江建设的“主力军”。这些年来,我们针对不同类型空间治理单元,“量身定制”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切实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乡村,我们有土地综合整治。当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推动“千万工程”时,就鼓励各地借鉴土地整理政策,开展“村庄整治”。20年来,我们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推动“土地整理到土地整治、再到综合整治”的不断跃迁,成为深化“千万工程”、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可以说,土地综合整治到哪里,美好家园、美丽田园、共同富裕就到哪里,“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的“田园梦”正在不断变为现实。

    在滨海,我们有蓝色海湾整治。我们通过海湾岸线治理、海堤生态整治、滨海湿地修复、红树林生态系统营造等方式,不断提升海洋生态系统稳定性,走出一条彰显东海韵味的绿色发展之路。沿着海岸线从北往南,可以看到普陀百年渔港、象山花岙岛千年古樟、临海白沙湾万人沙滩、乐清红树林沙滩民宿、洞头十里湿地等一批“蓝色海湾”精品工程正在“串珠成链”,我省也成为入选全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最多的省份。

    在矿区,我们有废弃矿山生态修复。200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吉余村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赞赏余村人民“下决心停掉一些矿山”是“高明之举”。我们按照总书记当年指示,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组织开展“百矿示范、千矿整治”废弃矿山治理,实现“废矿还绿、变废为宝”,矿区和周边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在重要流域,我们有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我们坚持系统观念,积极抢抓国家试点机遇、凸显浙江生态优势,我省八大水系中排名前两位的钱塘江源头、瓯江源头山水工程先后列入国家级试点,计划总投资达200多亿元。2021年,钱塘江源头山水工程成功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中国实践典型案例》;2022年,“中国山水工程”获评联合国首批世界十大“生态恢复十年旗舰项目”,瓯江源头山水工程成为其中重要典型案例。

    今日浙江记者:

    我注意到,前段时间省里出台文件,推进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其中首要目标就是提升县城承载能力。请问具体将从哪些方面来进一步提升县城承载能力的?谢谢。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章春华: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县城是新型城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率先破解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最佳单元。按照年初省委、省政府一体推进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部署要求,我们围绕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出台了一个实施意见、印发了一个实施方案、推出了15个省级试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

    县城处于“城尾乡头”,一头连接城市,一头辐射农村。下一步,我们将以县城为支点,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以县城的能力提升促进乡村的振兴发展。重点推进“四大提升行动”:

    一是产业平台集聚能力提升行动。提升开发区、园区、产业集聚区、特色小镇等平台,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打造一批制造业、服务业强县,到2027年全国百强县(市)达到20个以上。

    二是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提升行动。加快道路、燃气、供水、污水、防洪排涝等老旧设施和管网更新改造,到2027年,基本建成市域1小时交通圈,建成未来社区约2000个、现代化美丽城镇500个。

    三是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提升行动。突出以人为核心,强化医疗、教育、养老、托育等公共服务供给,满足县城各年龄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到2027年,每个县至少有1家医院达到三级水平,75%的县(市)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评估,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5%,每千人托位数达到5.5个。

    四是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提升行动。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完善生态绿地系统,打造蓝绿生态空间,到2027年,县城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分别达到98%和88%,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以上。

    谢谢,我就回答到这里。

    浙江日报记者:

    我们想了解一下浙江的耕地保护情况以及现在所做的一些举措和成效,谢谢。

    李家银: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事关粮食安全,是习近平总书记最为关心的“国之大者”。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这些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特别是在“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之际,在全国率先提出“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打造最严格的耕地保护体制机制创新省”的新目标,一揽子出台耕地保护20条新举措。主要做好五件事:

    一是落实耕地保护“军令状”。省委、省政府将耕地保护纳入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和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确保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落到实处。今年起,国家将和省委、省政府签订耕地保护“军令状”,相应的,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也要逐级签订“军令状”,层层压实主体责任,突破耕地红线的一票否决,终身追责。

    二是织密人防技防“保护网”。去年,我省全面推行田长制,贯通应用“耕地智保”数字化场景,在全国率先构建了“人防+技防”耕地保护新格局,做到了违法占用耕地“早发现、早制止、早认定、早整改”。目前,全省已落实五级田长和村级巡查员6.6万人,安装高位视频探头1.4万个,配合无人机、遥感影像等技术手段,实现“人眼+天眼”全天候智能监测。

    三是严格用途管制“双平衡”。建设占用耕地实行“占补平衡”、农业结构调整使用耕地实行“进出平衡”,从源头上减少对耕地的占用,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

    四是加强生态造地“拓空间”。大力开展垦造耕地专项行动,在全国率先开展“百千万”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建设,推动“小田变大田”“差田变良田”,逐步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切实保障全省农业现代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空间。

    五是敢于亮剑护田“零容忍”。今年,我们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力争违法占用耕地“零新增”的目标,并展开攻坚行动,力争本年度发生的违法占用耕地行为要“动态清零”,历年存续的违法行为也要尽快消除。

    浙江卫视记者:

    20年来,浙江在生态文明的体制机制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不少都走在全国前列。请问下一步我们如何保持这种优势?同时下一步着力点在哪里?谢谢。

    郎文荣:

    谢谢你的提问,这位记者朋友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机制长效,绿水青山方能常在。制度建设具有抓总的意义和基础的作用,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些年来,我们抓住机构改革、体制改革释放的红利,加强顶层设计,坚持问计于民,敢于第一个吃螃蟹,形成了很多全国首创的做法和经验。有的我前面也提到过了,比如,率先推行“区域环评+环境标准”的改革、首创生态环境问题发现机制;实现五级河长制、四级生态环境状况报告制度、三级公检法机关驻环保联络机构全覆盖;成为全国唯一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试点省、唯一全国生态环境数字化改革和生态环境“大脑”建设试点省等等。

    如果说前期的重点在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现在已经到了全面推进、积厚成势的阶段。一方面要坚持巩固已有成果,抓好制度落地,另一方面,要不断创新发展,激发制度活力,做好“法治、智治、共治”三篇文章。

    法治,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去年,我们集成环境准入、“两山”转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创新做法,出台《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填补了我省生态环境综合性法规的空白。全省现行有效的生态环境地方性法规规章有60部,地方性标准29个,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法治框架。今年,还要推动出台《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十四五”还要推动海洋环境保护、核与辐射、噪声污染防治等一批地方性法规的制修订。

    智治,是必须牢牢把握的时代机遇和战略主动。我们坚持把数字化改革作为环境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一招,将生态环境治理建立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底座上,重塑“平台+大脑+应用”架构。比如,去年我们聚焦疫情常态化防控,稳住经济大盘,守牢安全底线“三件大事”,迭代升级了“浙里无废““浙里环评”“督察在线”三大应用。在医废闭环处置、项目审批落地、问题精准发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要把实践成果上升为制度成果,争取在全国形成推广示范效应。

    共治,是衡量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尺,生态环境关系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生态环境工作不能成为党委、政府的“独角戏”。这些年来,我们不断加强政策法规制定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完善媒体和舆论监督机制,重视环保社会组织建设,构建党、政、社、群协同联动的治理格局,目的就是让公众成为生态文明的建设主体和享受主体。不仅要生态自觉、生态自律,更要生态自强、生态自信。

    总之,法治、智治和共治,三者相互融合、相互作用,我相信,浙江的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将会有一个新的跃升。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骆莉莉:

    谢谢。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提问就到这里。感谢5位发布人,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