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务公开>政策文件库

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在全省建立助残服务“1+X” 联办机制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残联:

      为扎实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助残服务领域延伸,决定在全省建立助残服务“1+X”(“1”指残疾人证办理,“X”指助残服务事项)联办机制,优化简化残疾人证办理,集成办理相关惠残政策等服务事项,让残疾人更加方便快捷享受各项助残服务。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优化简化残疾人证办理

       1.申请人凭身份证或户口簿自愿提出残疾人证申领,除确因残疾评定需要(精神、智力及因神经性疾病导致的肢体障碍患者等),医院病历不作为必要申请材料。

      2.对监护人或代办人提供的证明材料,以书面承诺替代或与公安部门数据交换获得。

      3.加强与评残机构协作,整合申请、评定、审核、制证、发证环节,实现数据共享、“一站式”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当场申请、评残、发证。

      4.对无行动能力残疾人(委托人)提出的办证需求,由县级残联会同卫健等部门建立上门服务机制,组织落实评定医生等相关人员上门受理申请、残疾评定。

      5.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将残疾人证办理公示变更为事前个人书面承诺。

      6.从残疾评定到发放残疾人证须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有条件的地方可进一步压缩时限。

      7.对补办、换领残疾人证,应当场予以办理。

      8.各地残联可主动联合卫健部门,按照评残机构资质条件规定要求,扩大评残机构数量。有条件的地方,对具备残疾评定能力的综合或专科医院可突破二级限制。对于采取集中评残的县(市、区),每月至少安排2次以上残疾评定。

      9.在省内异地居住超过一年的申请人,可由户籍所在地县级残联委托暂住地卫健行政部门和残联指定的评残机构进行残疾评定;在省内户籍迁移的残疾人,在迁入地县级残联一次办理,迁出地残联配合迁入地残联协同做好相关档案移交、数据交换和信息变更。

      10.各地残联与公安、民政部门建立身份户籍、死亡等数据实时共享机制,做到死亡人员及时注销。      

      二、构建助残服务事项集成联办机制

      11.根据不同年龄、类别、等级残疾人的助残服务需求,以县为单位,围绕残疾人社会保障、教育、就业、儿童康复、辅助器具服务、家庭无障碍改造等方面事项,设置菜单式、目录式助残服务清单。推进事项集中、简化环节,减少材料、压缩办理时限,对新办证残疾人应享受的惠残事项要“一次性”告知并受理申请,实现“一次性”“一条龙”集成办理,最大限度地方便残疾人。同时要将集成办理延伸至已办证残疾人。

      12.对主责主业在其他部门(单位)的残疾人基本养老保险补贴、残疾人基本医疗保险补贴、农村困难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盲人医疗按摩资格考试、残疾人责任医生签约、残疾人儿童送教上门、贫困精神残疾人免费服用基本抗精神病药物等服务事项,要积极协商相关部门,推动相关事项纳入“X”联办机制,通过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实现一窗受理、内部流转、事项联办、“一次性”办理。

      13.对低保、低保边缘及一户多残、老残一体、孤残重残、多重残疾等特殊困难残疾人家庭,其应享有的特惠政策等服务事项,要建立特办机制,加强跟踪服务,确保特惠政策应享尽享、“一个都不少”。

      三、确保落地见效

      14.各市残联要指导县(市、区)残联科学设置“1+X”服务清单,努力做大做实“X”,落实具有可操作性、实效性的举措,确保“1+X”联办机制落地见效。

      15.加快工作进度。2019年5—6月,完成服务事项梳理,50%以上县(市、区)建立“1+X”联办机制;7—8月,覆盖所有县(市、区);9—10月,加强督查、整改提升、总结评价。

    16.做好宣传总结。各地残联要做好广泛宣传,为推进助残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营造良好氛围;要正确把握舆论方向,合力引导社会预期;要积极挖掘和梳理先进典型,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

                                                                                                                              2019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