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浙江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
7月25日,浙江举行2022年上半年浙江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邀请省统计局总统计师王美福和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副总队长吴红卫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邬红波: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发布会介绍2022年上半年浙江经济运行情况,我们请省统计局总统计师王美福和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副总队长吴红卫,来为大家介绍我省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下面我们先请王美福总统计师作介绍。
王美福: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各项宏观政策和助企纾困稳住经济大盘一揽子举措,按照稳进提质、塑造变革、除险保安的工作要求,以超常规之力,积极应对世界经济复苏脆弱乏力和疫情带来的物流不畅、产业链供应链受阻等困难,浙江经济运行逐步回归稳进提质轨道,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362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5%,第一产业增加值955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5522亿元,增长3.7%;第三产业增加值19746亿元,增长1.5%。
一、农业经济保持平稳,农产品供应有保障
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987亿元,同比增长3.4%。蔬菜种植面积为517万亩,增长1.0%。淡水捕捞产量4.9万吨,下降13.0%,淡水养殖水产品产量52.7万吨,增长1.9%。禽蛋产量15.2万吨,下降4.5%。6月末,生猪存栏620.9万头,增长5.8%;生猪出栏416.7万头,增长17.7%;家禽存栏8110.7万只,下降5.6%,出栏9962.3万只,下降3.4%。夏粮总产量73.1万吨,增长11.9%,夏粮播种面积增长10.5%。
二、工业生产承压回升,数字经济支撑有力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增长11.1%,其中,国内销售产值、出口交货值分别增长9.8%和17.4%。规模以上工业中,民营企业增加值增长6.1%,增加值占比70.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长14.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1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1.7%、6.7%和6.3%,增速均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1%,增速比5月回升3.6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保持增长,部分行业增势较好
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拉动全省生产总值增长0.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4.3%,批发和零售业增长3.8%。1-5月,全省1.3万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1万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5.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3.3%。
四、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发力,工业技改投资加快增长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3%。其中,项目投资、制造业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增长14.3%、14.8%和5.4%。民间投资增长5.0%。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8.4%,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8.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加快2.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6.6%,交通投资增长5.0%,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增长28.2%。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分别下降45.3%和45.1%。
五、消费复苏回暖,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76亿元,同比增长2.0%。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1%和1.2%。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增长2.9%,餐饮收入下降5.0%。从商品类别看,粮油食品、化妆品、饮料、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销售增速较快,均超过10%,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1.2倍,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零售额增长2.0倍。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92亿元,增长9.3%,增速比5月回升12.5个百分点。
六、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扩大,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幅回落
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0%。八大类价格“七涨一降”,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其他用品及服务、生活用品及服务、居住、食品烟酒、医疗保健价格分别上涨6.2%、4.3%、1.7%、1.5%、1.3%、0.6%和0.5%,衣着下降0.3%。在食品烟酒中,粮食价格上涨1.1%,鲜菜价格上涨7.2%,猪肉价格下降28.7%。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8%,环比上涨0.1%。
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涨6.8%和11.6%,比一季度回落0.8和1.2个百分点。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分别上涨5.6%和9.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与上月持平,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环比上涨0.2%。
七、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
上半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43元,同比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2.6%。按常住地分,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7749元和21639元,名义增长4.0%和6.3%,实际增长1.9%和4.5%。从收入来源看,全体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分别名义增长4.2%、4.2%、6.7%和5.2%。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1.74,比上年同期缩小0.04。
总的来看,上半年我省经济克服多重压力挑战,二季度实现正增长,呈现触底回升态势。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还面临不少挑战,经济持续恢复基础不稳固。下一步,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指示精神,抓住经济恢复关键期,狠抓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落地见效,迭代升级经济稳进提质八大攻坚行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不断巩固经济稳定恢复的基础,推动经济加快回升向好,努力为全国稳经济挑大梁、作贡献。谢谢。
邬红波:
谢谢王总统计师的介绍,下面进入答问环节,欢迎大家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自己所在的新闻机构。
天目新闻:
我们看到,今年上半年浙江的GDP增长2.5%,与一季度相比低了2.6个百分点,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个增速的回落?另外,下阶段浙江经济能否恢复并回归常态?谢谢。
王美福:
谢谢您的提问。国家统计局今年上半年,这月15号就把各省的数字已经发布了,浙江今年上半年增长2.5%,这个数字大家早就知道了。从我们省里今年经济运行情况来看,走势应该说起伏还是比较大的,我们一季度的时候在这里告诉大家,我们一季度增长5.1%,今年上半年累计比一季度回落2.6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我们二季度当季增长0.1个百分点,可能大家都觉得回落幅度比较大。我想上半年形势可以用这么三句话来说:
第一句话,我们经受住了超预计的冲击。3月下旬、4月份的疫情,加上国际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带来了比较大的压力。1、2月份开局良好,我们1、2月份像工业生产增长了10.7%,到4月份断崖式的又下降了1.9%,经济又进入到一种接近停摆的状态。但是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全省人民共同努力奋斗,我们已经走出了经济下行的态势,逐步回归到增长向好,二季度能够取得正增长真的是极不容易、非常了不起的一个结果,经受住了超预计的冲击。
第二句话,我们稳定住了经济大盘。到6月份,我们规模以上工业增长5.1%,固定资产投资上半年累计增长10.3%,我们的出口增长20.3%,我们的社零上半年累计增长2.0%。从工业角度来讲,可以讲稳定住了实体经济的大盘。从投资角度来讲,稳定住了经济增长的基础动力。从研发投入角度来讲,我们上半年工业企业的研发费用支出增长20.9%,可以说稳定住了创新动力盘。我们出口保持全国较快的增长,可以讲稳定住了生产经营业态的活力。上半年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市场主体累计注册主体890多万,同比增长了6.7%,也稳定住了我们的创新动能。
第三句话,我们在应对复杂严峻的状态下,进一步增强了发展的信心。我们讲中国经济显示出了强大的韧性和回旋空间,在应对复杂困难的过程当中,我们积累了更多的经验。
所以说,超预计的变化给我们带来的是短期的冲击,而不是长期趋势,是外在的影响,而不是内生的质变,整个宏观面是好的。当然,我们更加有信心在新征程中去解决一个一个的困难,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从现在的数据来看,宏观经济面是好的,是稳住的,所以我们要保持定力,按照我们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确定的“两个先行”目标,打造八个高地、十大着力的工作要求,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进一步巩固回升向好的态势,我认为经济进一步稳定回升向好是可以期待的,谢谢。
香港经济日报:
我这个问题想提给国家总队的吴红卫副总队长。在刚才发布的数据中,浙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了4.7%,想请发布人能否对此增长数据解读一下?谢谢。
吴红卫:
感谢您的提问。刚才王总通报了上半年全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的增长速度,这位记者朋友提的问题我觉得很有意义,怎么来看这个增长?我想从四个维度谈谈看法。
第一个维度,从增速看。上半年,受疫情和国际环境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多方面承压,上半年宏观经济增速比一季度有所放缓,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也同步有所放缓,全体居民收入比一季度放缓了1.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收入增速放缓了1.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放缓了1.0个百分点,这客观反映了收入增长的变化趋势。但同时我们要积极地看到,在这么复杂严峻的形势下,仍然保持这样一个增长速度,充分体现了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韧性,是浙江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领导全省人民积极应对、共同努力的结果。
第二个维度,从水平看。上半年,全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2443元,比全国平均高了近1.4万元,在31个省(区、市)中位居第3,仅次于北京、上海。从城、乡两个收入看,城镇居民收入是37749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了1.27余万元,在31个省(区、市)中位列第3,仅次于北京、上海。农村居民收入是21639元,比全国平均高了1.19万元,在31个省(区、市)当中位列第1。
第三个维度,从结构看。一是城乡结构,上半年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速比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快了2.3个百分点。二是四大类收入的内部结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增长比较均衡,工资性收入增长4.2%,经营性收入增长4.2%,财产性收入增长6.7%,转移性收入增长5.2%。
第四个维度,从协调性看。上半年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4.7%,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是2.6%,这个速度跟GDP2.5%的增长速度基本同步,体现了比较好的协调性。
下半年收入增长,仍然要关注两方面因素,一个是宏观经济的走势,一个是就业的形势。有理由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稳进提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地落实,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望出现新的积极的变化。我的回答就到这里,谢谢!
总台央广网:
6月份浙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3%,增速比5月大幅回升,预计下半年消费可否进一步回暖?谢谢。
王美福:
谢谢您的提问。疫情发生以来,对我们消费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今年我们消费市场开局的时候是非常好的,1-2月增长7.5%,基本回归到我们正常的消费市场经营状态。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降幅达到了11.8%,全国当时平均下降11.1%,我们降的幅度比全国还要更深一点。到了6月份当月,我们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当月增长9.3%,也就是说从4月份-6月份,我们回升了21.1个百分点,所以这个回升速度是非常之迅猛的。这也充分证明了党中央总书记提出的疫情要防住是科学精准地做好了疫情防控工作,统筹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现在来看,餐饮消费现在到了6月份已经实现了正增长,汽车类消费拉动对消费市场的增长贡献也很大,线上消费依然活跃。只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工作做实做准,消费市场是能够很快回到繁荣景象的。记者朋友们可能跑得都比较多,现在暑期我们周边的乡村游、民宿已经可以用“火爆”来形容,杭州周边的一些地方可能现在要找一个房间都很紧张。说明只要我们科学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让大家都能够流动起来,消费市场很快能够得到快速地恢复,我相信随着我们疫情防控的技术水平、科学监控经验更加丰富,今年我们浙江经济能够取得这样子好的成绩,最大的一个前提就是疫情防控工作做得比较好,消费市场的恢复是很快能够见效的。谢谢。
新华社:
我的问题是,在“三重压力”叠加“两大变量”的超预期影响下,浙江经济增长的动力会在哪里?谢谢。
王美福:
谢谢您的提问,记者朋友看问题还是有独到之处的,我以为我前面回答了就可以了,给大家讲清楚了。经济增长我刚才说了,宏观面都已经回归到比较好的一个状态,能够回归到这么好的一个状态确实是有超常规之力,这个超常规之力一个大的前提就是我们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工作,同时“三力齐发”。
第一个就是说改革之力,就是我们全面系统地推进数字化改革,数字化改革抓数字经济,这几年浙江抓数字经济的效果在不断地显现,刚才新闻稿里面也讲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了14.3%,我们线上社零这一块限额以上单位的网络零售额增长20%多,更可喜的是,浙江数字经济固定资产投资上半年增长39.3%,等等,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我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支出增长20.9%,说明数字经济持续地迭代升级,数字化改革的成果作用不断地得到显现,这是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力量,就是改革之力。第二个是政策发力。今年我们省里出台了很多助企帮扶政策推动浙江经济发展,确保市场主体能够健康发展。据我们了解,今年上半年“5+4”政策包已经连续出了三轮,累计的政策举措可能有450项左右,在出台相关政策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些政策就是减税降费。上半年减税降费额度非常之大,已经有1870多亿了,留抵退税1500多亿,这个力度都是非常之大的。
政策发力的同时,我们还有工作举措上的发力,省委省政府专门形成了8个工作专班来推动经济起稳回升,取得了比较好的结果。最主要的还是浙江企业家的信心没有失去,省委省政府决心很大,把宏观经济稳住了。从企业家信心指标里面大家也可以看到一些数字,我们民营工业增加值从4月份的-3.4%提升到6月份的增长7.3%,提高了10.7个百分点。刚才说我们的市场主体,今年个体户的注册数量也明显增加,说明大家信心在那里,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同时把稳增长的一揽子政策能够真正地落实落地落到位,浙江经济一定能够健康稳定发展。谢谢。
浙江经济广播:
我们看数据可以得到,今年上半年浙江CPI同比涨幅2%,高于一季度的涨幅,那么对于下半年我们的涨幅压力会不会增大?另外,大家都比较关心猪肉价格,猪肉价格的上行对于CPI的涨幅是否也会有影响?谢谢。
吴红卫:
感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一方面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位,通胀压力有所加大;另一方面,因疫情影响,不时给生产、供应、物流带来影响,导致价格波动。刚才记者朋友也提到了,上半年浙江CPI同比上涨2.0%,比上年同期扩大了0.7个百分点,比一季度上升了0.6个百分点。从分季分月看,一季度基本上是在“1”区间波动,1月份是1.4%,2月份是1.1%,3月份是1.7%;二季度基本上在“2”区间波动,4月份是2.8%,5月份是2.5%,6月份是2.8%。在供应链、物流、生产等方面不时受影响的情况下,浙江采取了很多有力的措施保障物资的供应,商品和服务供应总体比较充裕,所以总的来说,上半年物价还是比较平稳的,没有突破“3”的区间。
关于下一步的走势,确实有推高的因素,但也有平抑的因素。从推高的因素来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然可能持续在高位,上半年浙江工业生产者价格(PPI)同比上涨 6.8%,虽然比一季度有所回落,但仍然是比较高的,这有可能会对CPI产生一定的传导作用。第二,服务价格有可能企稳回升,随着疫情形势好转,乡村旅游、餐饮等消费上来以后,服务价格可能企稳回升,这两方面因素有可能会推高CPI。但同时,下半年翘尾因素影响会比上半年少0.5个百分点左右。所以综合考虑,下半年物价总体平稳运行,全年估计在合理区间之内。
刚才这位记者朋友提到了近期猪肉价格走势。6月份以来猪肉价格上涨速度还是非常快,从每公斤10几元到20几元。判断猪价持续走高的可能性如何?主要看市场的供应,6月末全国生猪存栏是4.3亿头,相当于正常保供量的104%,其中能繁母猪的存栏4277万头。所以生猪整体的产能还是比较足的,我们分析,不具备持续大幅度上涨的基础。
那么近期猪价上涨对CPI会不会产生影响?我们也做了认真分析,去年的猪价从1月份高位一直持续下降到6月左右,从每公斤30几元到10几元,这个幅度下得比较大;下半年到今年一季度,在每公斤10几元到20元左右的低位振荡。今年6月份是一个时空交汇点,6月份开始猪的平均价格比去年同期要高,所以,即使后期猪价相对比较稳定,今年下半年的猪价可能会高于去年同期。但从全年综合来看,因为上半年猪价比去年要低,下半年按照现在判断可能比去年要高一点,猪价对CPI全年的影响程度可能有限。我的回答就到这里,谢谢!
浙江经视:
我的问题想提问王总统计师。刚刚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浙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了5.5%,这个数据是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的,受到疫情影响,可以说这个成绩是来之不易的。您是怎么看待浙江工业复工复产的情况的?谢谢。
王美福:
谢谢您的提问,你已经帮我分析了一部分了。工业经济今年对浙江经济的贡献应该说特别大,是我们稳增长的压舱石,我们一季度GDP增长5.1%,工业的增长贡献是57%,上半年GDP增长2.5%,工业的增长贡献提高到了60%,增长贡献提高了3个百分点,所以浙江工业经济对稳增长起着压舱石的作用。从目前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复工复产达产的势头是比较好的。从产能利用来看,就是说从机器能够转起来这个角度来看,今年产能利用率稳定在80%,去年大概接近83%,所以我们现在的产能利用率稳定在80%,表明工业生产领域的运转基本回到正常的常态了。
第二个,从传统产业和数字经济相关联的产业来看都在比较快地恢复。刚才讲的数字经济,像6月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长了16.5%,对当月规上工业的增长贡献达到了49.4%,就是说数字经济增长比较好。我们17个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增长了5.2%,传统产业这一块也基本回归到一个比较好的状态。同时刚才跟大家反复讲的,我们工业企业创新投入积极性不减,增长20.9%,这个速度是明显高于营业收入增长速度的,所以生产运转好起来了。同时我们产品的销售也好起来了,上半年我们规上工业的销售产值增长11.1%,其中国内销售增长9.8%,出口交货值增长17.4%,出口交货值也是支撑我们外贸出口的,刚才跟大家通报的外贸出口只占20.3%,其中我们浙江省工业制造规上这一块提供的支撑就增长了17.4%。所以整个工业生产虽然是在承压中恢复,目前整体的恢复状态比较好,但是产业链供应链这方面可能还会碰到一些困难,能够巩固这样一种好的发展态势,继续为稳增长做更多的贡献。谢谢。
邬红波:
谢谢王总。今天的提问就到这里,再次感谢两位发布人,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