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2031/2022-776196 主题分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
发布机构: 省发展改革委 成文日期: 2022-01-29
索引号: 002482031/2022-776196
主题分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
发布机构: 省发展改革委
成文日期: 2022-01-29
省发展改革委 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现代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 日期:2022-02-11 16:48
  • 来源:省发展改革委
  • 来源: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浏览次数:
  • 字体:[ ]

省级有关单位,各市、县(市、区)发展改革委(局)、农业农村局(渔业主管局):

现将《浙江省现代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

2022年1月29日


浙江省现代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种业发展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我省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的《“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的《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现实基础

浙江历来高度重视种业发展,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大力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为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筑牢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人民美好生活根基,全面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发展成就

(一)种质资源丰富,保护利用先行。

浙江种质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的古老、珍稀、特有、名优动植物品种资源。国家和省种质资源普查先后累计收集保存各类农作物地方种质资源5000余份;拥有地方畜禽遗传资源35个,其中14个被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占全国9%;收集和创制了水产种质资源146份,为育种材料创制和育种科研奠定了良好基础。建成了64个农作物、畜禽、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单位,水稻中期库保存资源居世界第三、全国第一,茶树圃保存资源遗传多样性居世界第一。在全国首次复苏繁育了20年前的冷冻胚胎湖羊和30年前的冻精羊,首次利用冷冻保存的金华猪体细胞,成功克隆恢复出11头金华猪,丰富了现有地方品种的血统。

(二)科创力量雄厚,育种水平领先。

浙江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前五位,创新型省份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本省拥有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海洋大学等一批涉农高校从事育种科技研究,有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等国字号科研机构,也有省农科院、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等省级科研机构和11个市农科院,还有一些种业企业,构成较为完整的种业科技研发体系,聚集了一批国内顶尖育种专家和团队,生物种业科技水平总体上领先全国,部分领域居世界先进。科企合作紧密,率先在全国建立联合育种攻关机制,先后设立8812、9410、0406计划和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搭建西兰花、西甜瓜育种创新平台等,开展育种技术创新、育种材料创制和新品种选育推广联合攻关,育种“硬核”实力不断增强。“十三五”期间育成并通过国家、省审(认)定、登记新品种388个,获新品种权保护184个。水稻育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茶树、浙系长毛兔、浙江浆蜂等特色品种育种以及部分蔬菜、中药材、食用菌、优质肉鸡、蛋鸭、湖羊、中华鳖、罗氏沼虾、滩涂贝类等育种处于国内领先和先进水平。

(三)供种保障健全,推广体系完善。

全省优质种子种苗产能持续提升,2020年省内建有水稻、油菜等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18万亩,在海南建立南繁基地2000亩,水稻种子年产量3500万公斤,满足了省内生产需求并向其他省份供应;建有种畜禽场173个,仔猪省内供给基本保障,湖羊种羊、蛋鸭、浙系长毛兔外销20多个省;建有省级及以上水产原良种场42家、规模化水产繁育基地100余家,常规鱼虾苗种满足省内养殖和放流需求,罗氏沼虾、滩涂贝类等为周边省提供充足的优质苗种供应。率先建立省、市、县三级水稻、小麦、油菜、蔬菜等农作物种子储备体系,常年储备种子满足救灾和余缺调剂用种需求。示范推广体系完善,建有125个覆盖全省的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点),其中,嵊州水稻、东阳鲜食玉米和萧山瓜菜被列入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良种应用扩大,2020年主要农作物和重要畜禽良种覆盖率96%以上,水产优质种苗覆盖率85%以上。

(四)企业发展多元,特色优势明显。

种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2020年全省共有种业企业1170家,种子种苗年销售额达50亿元。其中,农作物种子企业95家、销售总额13.4亿元;畜禽种业企业173家、销售总额15余亿元;水产种苗企业902家、年总产值21.4亿元。企业经营机制灵活,资本构成类型多样,国有、集体、民营及混合资本企业均有分布。一些种业企业逐步向育繁推一体化方向发展,部分企业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宁波微萌种业有限公司和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分列全国蔬菜和水稻种企第4位和第7位;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居全国种企综合排名前40,农作物种业销售额超亿元企业有4家,占总销售额54.7%。先后培育了浙江青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以特色畜禽种业为基础的国家级龙头企业,畜禽种业产值超亿元企业有2家。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清溪鳖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南太湖淡水水产种业有限公司等10余家水产种业企业在国内同行业中拥有较高知名度。

(五)政策制度规范,发展环境优越。

种业法规制度体系较为完善,先后制定了《浙江省实施<种子法>办法》《浙江省农作物种子储备管理办法》《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浙江省种畜禽管理办法》《浙江省种畜禽场和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管理规范》《浙江水产种苗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依法治种环境不断优化。市场监管手段和能力明显提升,种子市场日常监管、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种子质量监督抽检不断强化,形成了规范有序、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种子质量水平提高,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政策支持体系不断健全,科研育种投入不断加大,并建立现代种业发展资金,支持种质资源保护、良种示范推广、南繁基地建设和订单良种等环节,率先开展杂交水稻制种保险等,构建了较为完备的种业发展政策体系。

二、存在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省种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弱项。一是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滞后。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和规模化基因挖掘能力评价技术能力弱、鉴定工作进展慢,全省收集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只有3%进行鉴定评价,一些畜禽、水产资源鉴定评价更少,潜在的优异资源挖掘、掌握不够,难以转化为育种优势,种质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二是育繁种技术有待提高。育种技术仍以系统选育、杂交育种等常规技术手段为主,基因编辑育种、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分子设计育种等前沿育种技术应用不足;数字化、信息化育种尚处起步阶段,智慧育种技术、制繁种技术以及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研究应用亟待加强。三是品种同质化现象较为普遍。种业产业链各环节衔接不够紧密,育繁推相互脱节,一些育种优势难以形成产业优势,原创性、突破性品种不多。四是种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种业企业高层次人才缺乏、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偏弱;科企、企企合作不够紧密,“走出去”竞争能力不强,难以拓展外部市场,全省1000余家种企年销售额仅50亿元。五是种业基础设施薄弱。种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足、覆盖面不够,良种繁育基地不稳定,田间基础设施及配套有待完善,高标准种质资源库建设仍需加强,多数种质资源场圃、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种子生产加工和储藏等设施设备简陋。六是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有待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亟待完善,执法不够有力,尤其是果树、茶树等多年生无性繁殖作物及畜禽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

三、机遇与挑战

当前,我省种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是政策环境良好。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种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深入推进种业改革,持续改善发展环境,调动了市场各方积极性。二是我省种业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我省具有种业发展的种质资源、科研力量、体制机制等优势,随着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加大,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市场开放程度持续扩大、种业企业活力持续释放,加快构建了种业创新发展的新格局,浙江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必将迎来广阔的前景。

在全球种业呈现科技高端化、技术精准化、企业集团化、经营全球化的背景下,浙江现代种业面临着巨大挑战:一是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以“生物技术+信息化”为特征的第四次种业技术革命不断向纵深向推进,我省部分育种前沿核心技术面临“卡脖子”问题。二是种业市场快速壮大,经过多轮种业企业重组并购,头部集中效应显著,跨国种子大企业纷纷进入我国,对我省种业造成较大的冲击。三是浙江农业已迈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持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必须强化科技支撑,这对现代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二章  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立足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对标国内领先、国际先进,以建设现代种业强省和特色品种大省为目标,充分发挥我省科研育种力量雄厚、种业企业经营灵活、民间资本活跃等优势,进一步在强人才、强科技、强企业和强环境上下功夫,在挖掘特色资源、选育特色品种和培育特色产业上做文章,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政策创新、机制创新和数字赋能,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融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切实提升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育种创新、企业竞争、良种保供和种业服务等五大能力,着力打造全国现代种业发展高地,为浙江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与企业主体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市场监管等作用,继续加强对种业基础性、公益性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稳定支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创新种业科技服务体系,着力营造种业高质量发展良好环境。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参与现代种业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与投入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开展商业化育种,向育繁推一体化发展。

——自主创新与引进开发相结合。坚持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强种业科技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业科技成果,努力形成自主品牌,提升种业核心竞争力;鼓励引进国内外优异种质资源、先进技术装备、人才资源和优良新品种,加快提升外来优良品种的适应性和推广应用能力,更好地促进吸收转化。

——突出重点与统筹兼顾相结合。突出重点环节和核心领域,着力推进关键技术的研究应用,推进种业龙头企业培育、良种生产保供,全面提升保种、育种、供种能力,全力解决“卡脖子”问题。同时,着眼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新品种选育、优良品种推广、种子质量管理、市场经营规范以及农民用种水平提升等全领域、全过程、全链条进行重点打造、整体推进、全面提升,加快形成种业“一件事”融合发展、齐头并进的新格局。

——提升优势与补齐短板相结合。立足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和用种安全,进一步强化粮油、茶树、优质肉鸡、蛋鸭、水产等产业的育种优势,持续推进选育一批生产性能好、适应范围广、市场潜力大的特色品种,保持全国领跑地位并扩大市场占有率。加大对缺乏优势和对外依赖度高的品种的种源储备和本土培育,全力在育种和制繁种上取得突破,摆脱“引种、退化、再引种”局面,确保牢牢掌握重要农产品和特色产业发展的种源制控权。

三、发展定位

以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为核心,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强化种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强化创新型人才引培和优势品种培育,强化企业培育和市场拓展,强化要素支持和发展环境营造,着力打造现代种业强省和特色品种大省。

——现代种业强省。强科技,瞄准世界种业科技前沿,以生物技术和数字技术为核心,大力发展智慧种业,高水平推进种业技术创新和品种创新,种业科研创新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强人才,畅通种业高端人才引进渠道,加强科研育种和企业经营管理等人才培育,推动种业人才集聚,着力打造长三角种业人才高地和人才聚集目的地;强企业,强化高能级种业企业引进和培育,推动企业迈向育繁推一体化,鼓励企业“走出去”、拓展省外海外市场,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和核心竞争力;强环境,进一步完善法规制度和政策支持,加强市场监管,构建高层次的数字化监管体系和社会化服务平台,积极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通过培育发展现代种业创新链、价值链和服务链,将我省打造成为科技创新能力全国领先、一流种业人才和企业聚集、市场监管规范和发展环境优越的现代种业发展高地。

——特色品种大省。强化浙江特色种质资源的挖掘与保护,打造水稻、茶树、湖羊、长毛兔、蛋鸭、罗氏沼虾、中华鳖、滩涂贝类等特色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大省;加强优势特色品种创制,立足粮油和特色农业产业,聚焦水稻等54个特色物种(附表3),打造特色创新平台,培育一批在全省有规模、全国有影响的特色新品种;推进特色种业产业建设,集聚各方资源要素,培育特色化种业科研、新品种展示推广、种子生产经营、数字赋能的种业产业。

四、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省现代种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全面加强,育种创新体系不断完善,良种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种业企业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以优质的制度供给、服务供给、要素供给和完备的市场体系,持续增强种业科技创新活力、种业企业竞争力和发展环境吸引力。

——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全面加强。全面摸清种质资源家底,建成省级农作物、畜禽、水产三大核心库,建设种质资源库(场、区、圃)100个以上,资源保存规模大幅提升,实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搭建种质资源规模化、精准化鉴定评价与基因发掘平台,着力夯实种质资源基础。

——育种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实施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种业创新平台和核心关键技术原始创新成果,实现基因编辑、全基因组选择等育种前沿技术创新突破,保持水稻、水禽、水产等品种的竞争优势,缩小小麦、玉米、大豆、蔬菜等品种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200个以上,其中蔬菜等部分品种基本实现进口替代。

——良种市场供应全面保障。切实提高种业基地建设和种子储备水平,增强优质良种稳定供应能力,建成农作物良种生产基地20万亩、种畜禽场180家以上、水产规模化繁育基地100家以上。罗氏沼虾和滩涂贝类苗种占全国市场50%以上;水稻、水禽、湖羊、长毛兔、蜜蜂、特色淡水鱼、鳖等品种省内全面自给,并对省外供种;中药材、食用菌、油菜、鲜食大豆、优质肉鸡、部分蔬菜和水果等品种省内自给率达85%以上。主要农作物和重要畜禽良种覆盖率98%以上、水产优质种苗覆盖率90%以上。

——企业核心竞争力全面增强。持续推进种业企业资源整合、兼并重组,深化科企合作、企企合作,打造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企业和科企融合发展联合体。培育综合性种业龙头企业2~3家、特色型骨干企业15家以上、区域保障型企业20家以上,种业年销售额达到80亿元以上。

——种业发展环境全面优化。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持续完善种业法律制度,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建立全省统一的智慧种业平台,形成高效的信息化监管服务体系;强化品种审认定管理,全面推行种子认证制度,显著提升品种权保护与综合执法能力,营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

到2035年,建成系统完整、科学高效、管理规范的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与育种创新体系,主要物种育种创新能力居全国领先地位,水稻等部分优势品种达世界先进水平,生猪等品种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持续缩小,培育一批进口替代品种和突破性优良品种,保障种源自主可控,全面建成现代种业强省和特色品种大省。

第三章  主要产业种业主攻方向

围绕粮油、蔬菜、畜禽、水产、水果、茶叶、蚕桑、食用菌、中药材、花卉等10个产业领域,聚力聚焦产业体量大、带动力强且具备竞争优势的战略物种和具有浙江特色、区域优势的地方物种,着力推进水稻、湖羊、贝类等54个特色物种的新品种选育和种子经营,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良品种、优质企业和优秀人才。

一、粮油

围绕稳产保供,兼顾优质和加工需求,加快推进以常规早籼稻、籼粳杂交稻、杂交籼稻、优质晚粳稻、双低油菜为重点,鲜食玉米、鲜食大豆、鲜食甘薯和马铃薯等特色作物为补充的育种创新攻关,开展分子设计、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等前沿育种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争取在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和宜机化等性状方面有新的突破,保持和扩大常规早籼稻、籼粳杂交稻、优质晚粳稻和双低油菜等作物育种的领先优势,打造“主粮有保障、杂粮有特色”的粮油作物育种创新体系,创制优异种质(不育系)20份,培育新品种100个,其中突破性品种5个以上。加快南繁、良繁基地建设,建成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制繁种基地15万亩,年产种子5.0万吨,本省水稻生产自主品种占有率达100%,其它粮油生产自主品种占有率提高到88%以上,并加快在同一生态区内辐射推广。

二、蔬菜

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品种相结合,围绕西兰花、西甜瓜等我省产业规模较大、育种具有优势的蔬菜瓜果品种,建立完善种业创新平台和创新体系,收集鉴定保存一批重要种质资源,应用远缘杂交、小孢子培养、基因编辑等技术,以优质丰产、传统特色、适宜机械化采收等为育种方向,创制一批优异核心种质,培育新品种50个,其中进口替代品种1个。深化研究蔬菜瓜果种子精选、分级、包衣等制繁种关键技术,在省内外建成规模化制繁种和育苗基地5万亩,年生产种子550万公斤,年培育种苗15亿株,自主育成品种占有率提高五个百分点以上。

三、畜禽

围绕全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聚焦生猪、家禽等重点种类和蛋鸭、湖羊、蜂、长毛兔等特色品种,开展第三次全省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摸清畜禽遗传资源现状,发掘鉴定一批新资源,改造提升一批资源保护场(活体基因库),建立省级畜禽遗传资源库,开展江山乌猪、兰溪花猪、仙居花猪等地方品种的抢救性收集保护,落实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制度;构建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化育种机制,以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培育新品种(配套系)3-4个。加强金华猪、嘉兴黑猪、湖羊等地方品种开发利用,推进种畜禽场提升改造,建成种畜禽场(站)180个。优化扩繁场布局,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加强高代次种畜禽场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主要畜禽品种供种能力提高20%以上,种猪、优质肉用种鸡实现省内种源自给,湖羊、蛋鸭、浙系长毛兔等满足省内需求外,年可向省外供种5万只、600万只、10万只以上。

四、水产

围绕全省渔业高质量发展需求,聚焦中华鳖、罗氏沼虾、海水贝类等三大重点品种和特色淡水鱼、东海土著鱼、海水蟹类、海洋经济藻类、南美白对虾等五大潜在优势种业,摸清种质资源现状,收集鉴定保存一批重要种质资源,建立2-3个品种的商业化育种体系,研究分子设计、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等前沿育种关键共性技术,育成5个适合集约化养殖、生态化养殖和适合加工的优质、抗病、抗逆、高产性状的新品种,开发沙塘鳢、小黄鱼等一批本地特色品种,中华鳖、罗氏沼虾、海水贝类三大重点品种和溪流性鱼类继续领跑全国,特色淡水鱼、东海土著鱼、海水蟹类、海洋经济藻类、南美白对虾等五大潜在优势物种实现本地化供种,建成2个现代水产种业集聚区,全省重点养殖水产品种优质种苗覆盖率提高五个百分点以上。

五、水果

围绕优势特色水果生产,加强种质资源收集和种质资源圃建设,建成省级种质资源圃3-5个,收集保存种质资源500份以上。加大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研发,采取远缘杂交等常规育种和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结合的方法,选育优质丰产、熟期配套、高抗、宜机宜设施生产的新品种,巩固杨梅、枇杷、梨等育种在全国领先地位,提升柑橘、葡萄等育种优势,新增育种中间材料1000份以上,获得有价值的优良新株系100份以上,培育新品种10个,其中进口替代品种2个以上。加快果树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开展果树苗木病毒检测、脱毒技术和无病毒苗木繁育技术研发,提升优质种苗生产能力,提高葡萄、蓝莓等树种省内品种占有率。

六、茶叶

紧盯轻简省力、优质安全、多元利用目标,开展优异种质资源收集与鉴定分析,建立表型和基因型数字化鉴定体系,挖掘创制优异新种质50份以上。搭建茶树种业创新平台,推进优质、多抗、早生、多功能、适宜机械化采摘的新品种选育,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编辑育种、转基因育种等技术上寻求突破,建立高效、精准、可控的育种和种质创新技术体系,育成优良新品种20个。研发繁育周期短、出圃率高、成本低的种苗繁育新技术,实现突破性品种的快速扩繁与推广,建设5个左右茶树种苗繁育基地县和省级茶树良种繁育中心,实现育繁推一体化的良性发展;加快茶树种苗市场拓展,年出圃优质苗木15亿株以上。

七、蚕桑

聚焦蚕桑工厂化、优质化、多元化优势种业培育,摸清我省种质资源现状,收集鉴定保存一批重要种质资源;育成一批适于机械化采收、工厂化养蚕的优质高产高效抗病蚕桑新品种,挖掘创制一批天然彩色茧、丝胶蛋白茧、果桑、饲料桑等食药与生物医学材料用的特色资源(品种),选育具有突破性的3-5个(对)蚕、桑优势新品种;加强3个原种、5个杂交种蚕种企业提升改造,推进标准化蚕种基地建设,逐步实现育繁推一体化。加快建立与人工饲料育专用蚕品种配套的蚕种生产技术体系,积极做好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配套供种;加速强桑系列等新品种繁育,建立2个优质桑苗繁育基地,努力打造全国蚕桑新品种繁育和桑苗产供销信息中心。蚕、桑新品种覆盖率分别达到60%和90%,巩固蚕桑种业在全国的优势地位。

八、食用菌

以提高食用菌品质和生产效率、产品附加值为主攻方向,以香菇、黑木耳、秀珍菇、灵芝等优势品种和灰树花、猴头菇、桑黄、大球盖菇等珍稀特色品种为重点,以工厂化生产和精深加工专用品种为突破口,摸清食用菌种质资源现状,加强野生与栽培食用菌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挖掘利用,开展高效杂交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研究,创制特色、特异种质30份以上;培育10个左右优质、高产、高效、高活性成分食药用菌新品种,其中进口替代品种和突破性品种2-3个。加快标准化优质高效菌种繁育技术和种源安全保障、菌种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培育菌种现代化高质高效繁育体系,提升菌种生产水平。加强菌包工厂化生产工艺技术研发应用,推广专业化生产模式,建立食用菌良种示范基地8-10个,省内品种占有率提高十个百分点以上,工厂化、专业化生产菌包比率提高十五个百分点以上。

九、中药材

加强新老“浙八味”及特色优势中药材资源普查和重点调查,加大野生中药材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建立较完善的种质资源圃及信息数据库,保存资源200种、创制材料300份,完成4-5种道地药材基因挖掘。围绕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加快高产优质、多抗的突破性品种选育,审(认)定中药材新品种40个左右。加强良种繁育和展示示范,实施道地药材提纯复壮、扩大繁育,加快培育一批种子种苗生产经营主体,建设种子种苗繁育基地30个,提升种子种苗供应能力和产业化生产水平,加快推进优良品种更新换代,良种应用率达80%以上。

十、花卉

围绕花卉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需求,聚焦切花、盆花、露地球宿根和水生花卉等四大重要领域,突出切花菊、兰花、红掌、铁线莲、石蒜、鸢尾、芍药、荷花等具有潜在优势的种业,摸清种质资源现状,收集鉴定保存一批重要种质资源,建立3-5个花卉种质资源库(圃),育成5个以上适应浙江气候条件的低温易开花、夏季耐湿热、观赏性状佳的新品种,全省重点花卉种类优质种苗覆盖率提高五个百分点以上。

第四章  重点任务

围绕“现代种业强省”“特色品种大省”的现代种业发展定位,重点推进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科技创新攻关、新品种选育推广、种业企业培育、良种保障供应等工作,努力打造全国现代种业发展高地,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

(一)开展种质资源普查收集。

全面组织农作物种质资源、畜禽遗传资源和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开展八大水系及近岸水产种质资源调查。到2023年底,完成普查和重点调查任务,摸清农业种质资源数量和分布情况,编制发布农作物、畜禽、水产种质资源种类名录。扎实开展种质资源收集,抢救性收集一批传统地方名种、珍稀、濒危物种,有效防范资源灭失。建立健全种质资源登记制度,实行统一身份信息管理。到2025年,收集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2万份以上、家畜冻精10万剂以上、水产种质资源150份以上。

(二)完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

加快推进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畜禽遗传资源库和水产种质资源库建设,引导一些地方和科研院所、种业企业结合科研育种、保护地方特色种质资源需要,建设专业性种质资源库(圃、场、区),构建以省级三大种质资源库为核心,区域性特色专业库(圃、场、区)为支撑,原生境保护区为补充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到2022年建成保存能力45万份以上的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主要承担水稻等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开展资源特性鉴定评价、引种观察等工作。到2024年完成覆盖35个品种、保存能力120万份的畜禽遗传资源库扩建改造,主要承担我省地方畜禽品种遗传材料(精液、体细胞、胚胎等)的保存,对保存的种质资源进行更新、鉴定评价和动态监测。到2025年完成覆盖30个品种的水产种质资源核心库建设,主要承担收集保存具有开发价值的主要渔业生物物种,并承担渔业种质资源的标准制定、整理更新、鉴定评价等。每年新建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圃3-5个,畜禽和水产种质资源专业场(原良种场)2-3个,到2025年,建成种质资源库(场、区、圃)100个以上,其中改造提升64个,新建36个以上,努力实现种质资源应保尽保。

(三)推进种质资源鉴定评价。

依托省农科院、中国水稻所、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校技术力量,搭建专业化、智能化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平台和基因挖掘平台,形成省级统筹、分工协作的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鉴定标准和统一的技术规范,深入开展种质资源表型与基因型精准鉴定评价,深化优异性状和重要经济性状遗传机理研究,加快挖掘功能基因,构建分子指纹图谱库,夯实育种创新基础。制定出台种质资源共享利用办法,打破现行种质资源保存的利益格局,推动种质资源、育种材料、育种信息的交流和共享。探索有偿征集、付费使用和奖励机制,减少重复引进、重复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到2025年,改造提升中国水稻所、省农科院等9个种质资源保存、鉴定平台,鉴定评价5000份农作物、1500余份畜禽及100个水产品种种质资源。力争用10年时间,将农作物、畜禽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比例分别提高到60%和70%。

二、强化种业科技创新

(一)推进技术创新与应用。

聚焦水稻、水果、水产、畜禽等产业,加强重点研发团队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整合资源、多学科协同开展种业基础理论研究和育种、制繁种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通种业产业链技术堵点,着力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基因编辑、全基因组选择、合成生物学等高新技术育种创新,探索形成“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技术”智能分子设计育种技术体系,有序引导农业转基因技术研发利用,全面提升育种创新效率。组织开展区域内共性制繁种技术和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攻关,推进现代化高效智能生态种养殖技术研发,促进良种良法良田有效配套。到2025年,集成良种制繁种技术和配套种养殖技术100套。

(二)加快新品种选育。

继续组织实施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巩固提升新品种选育优势,不断补齐短板,提高育种攻关能力,选育一批优良品种,实现种源自主可控。围绕粮油、蔬菜、畜禽、水产、水果、茶叶、蚕桑、食用菌、中药材、花卉等农业战略和特色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坚持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宜机抗逆等品种选育方向,加快新品种选育和更新换代。强化粮油、生猪等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的品种选育。加大鲜食玉米、特色瓜果蔬菜等品种育种创新,破解部分优质良种依赖进口的局面。进一步巩固常规早晚稻、籼粳杂交稻、杂交籼稻、旱粮和茶树、蚕桑、中药材以及湖羊、金华猪、浙系长毛兔、绍兴鸭、大黄鱼等农作物、畜禽、水产品种选育优势。强化富有特异性、功能性等特色品种选育,为开发特色产业和产品夯实基础。到2025年,育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新品种200个以上。

(三)优化育种平台与运行机制。

坚持公益性、商业化相结合,着力构筑公益性实验室、专业性育种科研机构、商业化种业创新平台等科技育种平台。进一步整合科研院校、推广部门、种业企业资源,加强育种创新团队建设。积极争取中央事权项目的国家各类专项资金,优化提升一批省级育种重点实验室,谋划建设智慧种业实验室,支持各市农科院发挥自身优势开展特色品种选育,支持种业企业建立研究院,与优势科研院校联合开展商业化育种,全面提高育种能力水平。实施好南繁补助政策,整合南繁参与单位力量,推进南繁公共实验室和田间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地科研生产条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改变单一封闭的传统育种模式,加快构建商业化育种与基础性公益研究有序分工、密切配合、运行高效的种业科技创新机制。深化产业链联合与区域联合,将育种环节与全产业链需求结合,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区域育种核心群和种业中心。到2025年,新建和改造12个商业化育种创新平台,南繁育种基地扩大到3000亩,科研育种条件全面优化。

(四)加强品种区试和审(认)定。

按照各产业和各品种特性要求,建立完善品种测试站、品种区试站,强化新品种的生产性能及区域适应性测定评价,开展品种特性和种子质量评价评估,为品种审定认证、品种登记、执法监管、新品种示范推广等提供技术支撑。按照“减少环节、提高主体责任、加快企业自主育成品种和优质绿色生态品种推广”的要求,完善品种审(认)定标准以及申请受理、审(认)定、引种备案程序和办法,构建更加科学、合理、规范的品种审(认)定制度。到2025年,建设15个农作物品种区试站、1个种畜禽性能集中测定站。每年组织300个左右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5个水产新品种测试示范,定期开展种畜禽生产性能集中测定。

三、做好良种推广与市场保供

(一)建设良种生产基地。

进一步优化省内良种生产区域布局,省级层面重点规划建设一批水稻、油菜、蔬菜以及畜禽、水产等重点产业的良种繁育基地;市县层面加快建设一批特色产业良种繁育基地。按照操作标准化、基地规模化、全程机械化、生产集约化、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加快打造金衢温等常规早稻种子生产基地,嘉绍湖杭甬等常规晚粳稻生产基地,甬丽等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加强与制繁种大省紧密合作,在辽宁、吉林、甘肃、新疆等建设一批大豆、玉米、瓜菜等良种生产基地。到2025年,认定8-10个省级良种繁育基地县、100个省级良种繁育基地;改造提升20万亩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和100个种畜禽场(站),以县域为单位创建6个省级生猪、优质家禽、湖羊等具有高质量核心群的种源基地;新建和改造提升12个省级水产原良种场、40个规模化繁育基地,重要水产养殖品种优质种苗覆盖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

(二)完善生产加工设施。

推动种子生产基地设施装备改造,改善种子质量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种子加工仓储运输设施和数字化管理网络体系等,提高种子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能力。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完善生产全流程技术标准体系,推进标准化工厂化育苗,做好生产全程的监督管理控制,确保种子的加工质量。到2025年,新建改建种子生产车间、仓库各1万平方米,引进一批种子加工成套设备、种子加工单机和种子烘干机等,切实提升种子产地加工、仓储水平,提高良种生产和供应能力,确保用种安全。

(三)强化种子供需监测。

建立完善全省种子供需预警预测系统,持续优化监测网络布局,重点对水稻、蔬菜、生猪等主要产业种子生产与需求、品种结构、价格波动、自然灾害等情况进行监测预警,逐步拓展监测网络的区域覆盖面和产业覆盖面。完善监测管理体系,加强种子市场观测点建设和动态调整,规范种子供需数据采集分析。强化市场运营态势与供需发展趋势预测分析,增强市场风险的识别和调控能力,做好短缺应急预案。加大供需调度,加快升级种子供需信息调度系统,发布种子生产指导意见和种情通报,切实发挥种子市场监测工作支撑种业管理决策、指导企业生产经营、引领农民选种用种的作用。

(四)优化品种推广应用。

完善主导品种发布机制,每年筛选推荐一批优良品种,确保生产上主导品种突出。构建省市县三级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办好种业博览会、水稻新品种大会等,打造一批“看禾选种”窗口。引导科研单位、企业、推广部门和大户合作,建立融品种选育、技术配套、推广应用和市场销售于一体的协作团队,提高品种选育和推广应用速度。支持各种形式的种业科研成果转让交易,拓宽成果市场化流通渠道,促进种业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到2025年,建立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点120个以上,每年展示示范品种3000个(次)以上;每年发布推介主导品种100个左右。

四、完善种子储备体系建设

(一)加强种子储备。

严格落实省、市、县三级农作物种子储备制度。以水稻、小麦、油菜等粮油作物为主,增加旱杂粮、速生蔬菜等其他作物种子储备量,常态下足额落实1130万公斤农作物种子年度储备任务,着力保障全省农业生产救灾备荒和市场应急用种需求。加强种畜禽场建设,为生产提供种畜种禽保障。推进智能化种子储备库建设,到2025年,新建和改造提升农作物种子储备库16个。

(二)完善蚕种储备制度。

实行省、市、县三级储备,确保全年供种5万盒以上的市、县(市、区)建立蚕种储备制度,其他蚕桑重点县(市、区)根据当地实际开展蚕种储备。省级储备根据全省需要确定一代杂交种、原种、原原种(或原原母种)数量;市、县(市、区)原则上按当地年需种量5-10%储备一代杂交种。

(三)完善储备管理。

严格按照种子储备管理办法的要求,公开择优确定种子承储单位,建立健全储备种子保管制度,规范种子收储、加工、保管以及动用管理,保证储备种子数量充足、质量安全、管理规范。

五、推进种业企业做大做强

(一)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进一步促进种业与工商资本、金融资本等对接,广泛吸引各方资源要素投资种业,不断增强发展活力。推进现有种业企业资源整合、外延扩张或兼并重组,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优化企业股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全面提高经营能力和组织效能,在规模效益、品种技术、产品品牌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大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鼓励企业建立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引进和培育育种创新、信息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人才,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校创建联合培养基地、创新创业基地等,合力培育技术人才。

(二)加强企业分类培育。

按照“扶强、促优、强合作”的思路,实行差异化发展策略,对种业企业进行分类指导,更好地体现企业特色优势。着力把基础条件好、综合性实力强、经营门类齐全的企业发展培育成为综合性龙头企业,推进企业向育繁推一体化方向发展,增强综合实力,跻身全国种业百强行列;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专业化经营的企业培育成为特色型骨干企业,在优势特色品种创新选育和市场推广方面实现更大突破,变为特色品种选育和生产经营的小型“巨人”,并不断做专做精做优;把经销为主的企业培育成为区域供种保障型企业,着力提升生产、加工、仓储等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完善经营网络体系,提高生产供应能力,成为省内供种主渠道,保障良种供应和生产用种安全。到2025年,培育销售额1亿元以上企业10家,上市企业2-3家,全省种业企业产值超80亿元。

(三)深化科企合作。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种业企业与科研院校对接,通过合作参股、人才流动、成果转让等方式,深度开展合作。引导科企双方构建联合实验室和联合育种团队,协同建设种质资源鉴定与创新平台、生物技术育种研发与应用平台、品种联合测试平台等,实现强强联合、资源聚集和优势互补。在符合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前提下,推动科技成果、种质资源等进行交流。

(四)鼓励企业“走出去”。

充分发挥浙江特色种业育种优势,加快推进特色优质品种在国内外推广,不断扩大优势品种市场。建立完善与外省种业管理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支持企业做好品种在省外的审定、认定、引种备案和市场拓展。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在省外、海外独立或合作建立科研育种中心、制种繁种基地、市场营销网络,形成多元化“走出去”发展格局。

六、加强种业数字化建设

(一)加快种业大数据平台建设。

针对种业企业、科研单位、农户等主体的切实需求,开发升级“浙农种业”大数据平台,归集、整合分散的种业数据资源,打造多跨场景应用,全面提升种业数字化治理能力和智慧化监管水平。构建集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品种管理、种业监管、种子保供、种业服务为一体的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开展各领域发展动态的分析研判和实时监控。打通各级各类种业数据,建设全省种业数据仓,加强基础数据归集分析应用和开放安全管理,优化数据共享共用办法,实行多跨业务协同管理、分级分权限管理。强化政策制度供给,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和业务流程重塑,实现种业全链条闭环管理。

(二)发展数字信息化精确育种。

加快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和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在育种创新中的应用,开发完善育种管理与数据分析系统、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系统等,引导科研单位和种业企业深化育种软件的开发与应用。通过数字高通量监测和数字管理的跨越,推进新品种培育由大田研究为主,转为基因设计、优势预测的室内模拟与田间测试验证相结合,实现从“经验育种”走向“精确育种”,加速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

(三)推进种子生产经营数字化改造。

推进种子生产、加工、仓储、市场流通等种业全产业链智能化改造,推动生产经营企业及生产基地的数字化升级,发展精准化种苗工厂;建设种子加工包装自动化系统,提高种子生产效率和质量;加强种子生产经营信息化备案,搭建数字化管理服务体系。拓展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种业基地GIS管理、种子检测分析、制种过程管理、种子专家咨询等方面的应用场景。扶持建设数字化智能种苗工厂,改善工作环境,吸引高端人才,构建数字种苗产业发展的生态圈。优化种子经营流通模式,引导种业企业建立电商平台,提升种博会等线上办会水平,不断提升市场流通的信息服务能力和运作效率。

(四)推广二维码追溯管理系统。

建立完善种子供应链追溯系统,利用二维码等信息技术加强种子质量管理。通过数据信息的自动录入和采集,实现种子生产、仓储、流通全程的追溯记录,让真正高品质的种子被识别,提高优质种子的市场价值。利用二维码追溯管理系统进一步建立种子生产和销售信息数据库,实时监控种子库存,提高管理效率。推进企业生产经营质量信用体系建设,引导种业企业优化产品品质,推动产业良性竞争。

七、强化种业监督管理

(一)加强种子质量检测。

推进国家农作物品种登记认证检测分中心和省种畜禽质量监测中心改造提升,加强检验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检验检测技术能力。完善种子质量监管和检验检疫制度,推进种业企业开展质量认证,构建质量追溯体系。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大种子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的执法力度,加强品种真实性和纯度检测、种畜禽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水产苗种产地检疫等,加强跨区域流通管理,预防区域性病害扩散,全面提高种子质量水平。

(二)加强种业市场监管。

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组织实施“种业监管执法三年行动”和“绿剑”农资打假,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和完善品种标准种子样品库、DNA指纹库,严把品种审(认)定、登记、引种备案和生产经营许可审核关。加强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依法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为,有效减少无证生产经营、未审先推等非法生产经营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健全种业市场监管体系队伍,提高监管能力水平。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行政等多种手段,推行全链条、全流程监管,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监管机制,构建属地为主、部门协同、区域联动、社会参与的监管格局。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宣传普及,提高全社会保护种业知识产权意识。引导自主知识产权人和社会公众主动举报种业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组织实施“保护种业知识产权专项整治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冒牌侵权案件等行为,切实维护品种权人和授权企业合法权益。强化行政司法有效衔接,建立侵权案件协查联办平台和结果通报制度。

(四)加强转基因品种管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对转基因品种选育、试验、审定、推广和标识等相关规定要求,积极开展合法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和品种研发,同时对种子生产经营全链条实行严格监管,严防非法转基因育种、制种和销售。优化管理流程,全面排查种子生产基地,在种子生产的播种、生长、收获各环节进行监管检测,在销售环节进行抽查,避免非法转基因种子流入市场。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高度重视种业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地位,把推进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列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优先发展领域,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工作举措。加强农业农村、科技和发改等多部门统筹协调,落实各级责任,理清各方事权,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开展规划实施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实施闭环管理。立足各地实际,健全种业科研、推广和管理体系,加强种业管理队伍建设,确保种业人员的科研创新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稳中有升。

二、强化科技支撑

充分发挥科研院校在技术研究、品种创新等方面优势,整合各方科技力量,加强种业创新团队建设,强化品种试验和关键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推动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相结合、公益性研究与商业化育种有效衔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基础公益研究为支撑、产学研用融合的创新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种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强化人才支撑

完善种业人才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才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做强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专业和学科,通过校企合作等模式促进产教融合,培养新时代新型种业人才。大力引进国内外种业高层次人才和行业领军人物,组建高层次种业创新平台。支持种业企业选派人员到高等院校进修,加强企业科研、生产、检验、营销、经营管理等人才培养。鼓励科研院所人才到种业企业兼职挂职或从事种业创新创业。

四、加大政策支持

大力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重点支持良种繁育基地、种质资源库(圃、场、区)、育种创新平台建设等。深入实施农业新品种选育专项,加大育种攻关研发投入,支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种业企业开展育种协同攻关。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杠杆效应和导向作用,引导种业企业和民间资本加大种业科研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完善激励机制,创设品种选育与推广后补助政策,加大订单良种奖励、畜禽良种补贴和南繁基地补助力度。加快设立种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种业企业重组、改造提升种子加工设施设备等。落实融资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种业企业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享受相应信贷、融资优惠政策。继续实施杂交水稻制种保险,探索建立种畜禽和水产原良种政策性保险制度。

五、优化发展环境

健全种业法律法规,加快建立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标准和规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管理体系建设,完善监管治理体制机制,提升依法治种水平。加快行政许可改革,简化流程,实现就地就近办理和网上办理。加强市场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假劣种子行为,激励自主创新,保护创新成果,切实规范种子种苗市场秩序。

六、拓展合作交流

加强种业国际国内合作交流,支持省内优势种子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鼓励种业企业在省外、海外建立科研育种中心、制繁种基地、市场营销网络,形成多元化“走出去”发展模式。鼓励全省企事业单位与国(境)外育种机构、生产企业、进出口商和行业协会等开展广泛合作交流,加大优良品种培育及“卡脖子”技术联合攻关,突破种业发展瓶颈,从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实现合作共赢,助推种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附件:《浙江省现代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