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打造县域商业体系?如何满足老百姓的消费需求?浙江省商务厅新闻发言人为你解答
  • 主题怎样打造县域商业体系?如何满足老百姓的消费需求?浙江省商务厅新闻发言人为你解答
  • 时间2022年10月13日
  • 嘉宾浙江省商务厅新闻发言人、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志成
  • 发布单位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 简介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回顾浙江十年来的发展历程,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全媒体时政节目《有请发言人》推出新一季节目《闪亮“浙”十年 迈步新征程》。本期节目的话题是《“浙”十年,商务扛起“五为”担当》。浙江省商务厅新闻发言人、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志成来到节目现场,和大家聊一聊浙江这十年来,商务扛起“五为”担当。
  • 我要咨询:点击前往>>
  • 文字实录

    为国家试制度有新突破。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382项,其中全国首创性成果113项。开放平台、载体不断创新,跨境电商综试区实现省域全覆盖,数字贸易加快引领,首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更多的浙江方案成功复制推广。

    为浙江促发展有新成就。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3546亿元增加到29211亿元。进出口规模从2012年的全国第五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三位,出口对全国贡献度多年位居全国首位。实际使用外资从83.3亿美元上升到183.4亿美元。累计对外投资备案额从106.3亿美元上升至1003.9亿美元。  

    为企业营环境有新亮点。海外智慧物流、浙江投资促进在线、“两稳一促”攻坚在线等平台投入使用;十年间新增46家开发区,61家成功创建美丽园区示范(试点)单位。

    为百姓谋福祉有新提升。全省快递进村率从不到50%到100%,省内居民网络消费规模由1305.5亿元扩大至12276.3亿元;批发零售业改造提升得有力推进,先后形成460个标志性项目。

    在浙江外贸当中,义乌国际商贸城的意义是什么?

    陈志成:义乌国际商贸城的产品很多,出口的国别也很多,出口规模很大,而且现在集聚到全球,相当于一个国际物流中心。很多货是通过义乌出口到全球各地的,某种意义上可以把它定位成整个浙江外贸的风向标。

    如何解决外货企业的实际困难?

    陈志成:稳外贸、稳外资基本盘,把外贸当成整个经济的基本盘。2020年,商务厅成立了一个出口专班,把涉及外贸相关的省级部门一起来研究,同时联合省市县,形成一个合力。只要外贸企业有困难、问题,专班第一时间进行协调,第一时间解决。

    浙江出台了很多政策。今年商务人员出入境比较困难,那就解决护照,外贸人员七大类护照应办尽办,能快则快。

    有较好的响应机制。外贸有一个特点,容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冲击,在这个过程中,秉持以变应变,以快制变。提出,用一流工作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怎么样能够提升商圈的品质,让它变得更智慧?

    陈志成:商务厅推进智慧商圈的建设,就是通过一些大数据的分析,来决定商业设施、商业网点怎么布局。比如根据客流进行分析,再来判断引进哪些品牌更适合。沿途有很多导引,包括公共停车位的数量。随着数字化生活、数字技术的推广,以后手机也不用带就可以刷脸支付。

    如何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消费需求?

    陈志成:有地方逛。消费者要想消费,有地方去。围绕杭州、宁波两个消费中心城市的打造,特别是围绕商业步行街的建设、改造、提升,智慧商圈的建设。有舒心的商场或场所可以买。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商业网点布局,主要把大的百货、超市、商业综合体引进来。有好东西可以选。有好的活动,大家可以参与。

    如何打造县域商业体系?

    陈志成:通过商业网点的建设,让老百姓就近消费。提升消费的品质,进一步完善供应链,特别是冷链配送。县域也要结合特色商业街的打造,包括夜经济的打造,形成一批自身有特色的县域商业特色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