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民生事做到民心上 嘉兴答好督察整改“后半张”答卷
  • 日期: 2021-07-12 16:38
  • 来源: 嘉兴市生态环境局
  • 浏览次数:
  • 字体:[ ]

11.webp.jpg

驱车行驶在浙江省嘉兴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广陈镇)龙兴村赵家兜灌区,成片绵延的高标准农田映入眼帘,绿意盎然,一派生机。纵横交织的生态沟渠里,金鱼藻、野茭白等植物正过滤净化着农田排水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智能自动灌排设备伫立在田间,对水肥高效利用进行数字化调控。

这里,就是浙江省首个农田尾水“零排放”灌区。

改变农田“肥水”流入排水沟渠、周边河道局面

平湖市,素有“鱼米之乡”称誉,2020年,全市农业增加值增速达到4.8%,粮食播种面积42.68万亩、总产量18.83万亩,位列全省第四、嘉兴第一。然而,农田退水却一度成为当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难点。

今年2月,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指出,由于减肥减药工作不力,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太湖流域嘉兴平湖市一些国控断面近3年总磷浓度呈现季节性超标。

如何用好督察这柄“利器”,彻底改变农田“肥水”流入排水沟渠、周边河道的局面?

为此,平湖市堵漏洞、补短板,以赵家兜灌区为试点,对17个退养鱼塘进行串并、打通,池塘水通过泵站依次进入灌溉渠道、稻田、生态沟,最后回流池塘,实现整个灌区灌排水循环再利用,由点及面,推动农业发展绿色化转型。

22.png

“农田尾水‘零排放’工程是落实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的有力措施之一。目前,全市已投资6亿多元建设生态沟渠,并在重点监测断面、主要河道建成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63个,建设国控断面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站两个,开展‘绿剑’执法行动,全域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嘉兴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是嘉兴市全力推进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嘉兴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期间,全市接收转办信访件32批次235件,其中重点件10件,信访件数量较第一轮督察下降率列全省第一;问责公职人员10人次(其中科级干部两人次),约谈13人次;服务企业5830家(7882次),解决问题2527个。

成立9个督导组,出重拳、下猛药、治源头

如何答好督察整改“后半张”答卷?嘉兴市各级、各部门凝心聚力、迅速行动,以优的状态、好的办法、实的举措和强的干劲,坚决整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嘉兴市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组建整改督导组、履职监察组和宣传报道组等3个专项工作组,各地相应成立整改机构,强化专班运作。同时,强化党委政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部门“三管三必须”责任,迅速整改、坚决清零。

为确保每个问题有人抓、有人管、有人督,嘉兴市整改协调联络组赴五县四区开展现场调研、座谈交流,群策群力分析信访问题类型、症结,组织承办单位精准制定整改措施,不断完善反馈意见整改方案,把制度建设、项目落实、执法行动等落实在整改措施中。同时,直奔一线开展暗访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现场交办或下发交办单、督办单,截至目前已下发交办单28份,持续督促问题整改到位。

33.webp.jpg

“嘉兴市制定《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嘉兴市整改督导工作方案》,成立9个督导检查组每月开展督导,督导检查企业105家,交办问题47项,对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交办信访件一件一件抓到底、改彻底。”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

环境问题整改,必须出重拳、下猛药、治源头。嘉兴市还坚持系统观念抓整改,组织开展全市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和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并积极梳理整改问题背后的系统性、规律性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已深入排查各类环境风险隐患4类30项,有效提升生态环保工作水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