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支村歌给党听|大陈古村:以“幸福”之名唱响未来
  • 日期: 2021-05-26 14:12
  • 来源: 浙江新闻
  • 浏览次数:
  • 字体:[ ]

      “轻轻的在风中翻转,香香的在碗中盘旋;美美的和着我们欢笑,那芳香诱人的大陈面……”昨日,在大陈乡大陈村汪氏宗祠里,79岁村民汪衍勤边指挥边唱歌,在他面前,一群村民齐唱村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歌声婉转,余音绕梁。

汪衍勤是该村图书管理员兼村歌教员,除了做好图书管理工作,每周一、三、五晚上还要教村民唱村歌。早年在外闯荡的汪衍勤,当过兵、管过厂,出去见过世面。在他的记忆里,10多年前的大陈村是一个污水横流、垃圾成堆的“后进村”,曾因土地征用村民屡闹还访被央视《焦点访谈》曝光,古村日渐凋零。

汪衍勤展示正在教唱的红歌

转机发生在2005年,该村退役军人汪衍君被推选为村党总支书记。他从族谱中寻找灵感,与文化名人合作创作村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大陈,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村歌成为大陈治村的“法宝”,不但唱进了北京人民大会堂,还被制作成国礼赠送给参加G20杭州峰会的外国元首。

彼时身在异乡的汪衍勤,听说村里流行唱村歌,立马从五线谱开始自学,很快就成了唱村歌好手。自2008年当“村歌老师”以来,这一教便是13年,亲眼目睹了古村之变。

从后进村变成小康示范村,成为江山第一个“幸福乡村”建设示范村,先后获得了全国村歌示范基地、中国村歌发祥地、中国十大最美村庄等荣誉……因歌而兴,因歌而美,作为我市最早传唱村歌的地方,村庄面貌因村歌而改变,游人来了,村民富了。

近年来,大陈村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优势,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借助村歌文化的叠加效应,大陈村乡村休闲旅游业蓬勃发展。去年一年,大陈村接待游客数便达33万人,带动周边旅游产业创收1200万元。《你好江山》《大陈见面》两部剧为村集体增收110万元,过夜游客大幅增加,点亮了乡村“夜经济”。

在汪衍勤的学生中,“新大陈人”马玲是最为显眼的之一。曾经是一名销售主管的马玲,热爱唱歌,因为看好村歌经济的发展前景,2018年主动来到大陈村并担任讲解员。在今年大陈推出的沉浸式村歌剧《大陈见面》中,马玲饰演汪普贤母亲一角,她用精彩的表演赢得了观众一次次的热烈掌声。“我孩子就在大陈念小学,现在我成了最爱唱村歌的大陈‘新村民’。”马玲笑着说。

与马玲不同,村民郑光明是土生土长的大陈人。负责村里土管事宜的他,今年多了一个身份,成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已过天命之年的他,却充满着不知天命的激情。“以前觉得入党和自己无关。可看着村里这几年的变化,唱着唱着村歌,慢慢就想要入党了,我想要为村里做更多事!”郑光明说。

对于大陈村来说,今年是特殊的一年。大陈乡启动乡村未来社区建设,以“村歌发祥地,大陈幸福家”为定位,把握村歌文化这条主线,突出大陈村、早田坂村两个村庄,初步谋划项目21个,近期总投资约4200万元。而大陈村将投资350万元打造智慧酒店项目,按无人化管理模式对物业经济用房进行装修,并与数字驾驶舱接轨。除了智慧酒店,康养服务平台、智慧书香广场等一大批项目也在加快推进之中,预计6月底初见成效。

“大陈的未来,将是一个物质和精神‘双丰收’的幸福乡村:生活更加舒适便利、邻里更加和睦融洽、治理更加智慧智能、发展更加充满活力。”大陈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汪衍君表示,大陈乡村未来社区的建设,将融合村歌经济和村庄发展,凸显古村新韵、挖掘古村文化,吸引更多在外游子和年轻人回到家乡、建设家乡。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