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市构筑“立体式、全网型”驻点招工模式助推“开门红”
  • 日期:2021-04-02 08:58
  • 来源: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 来源: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 浏览次数:
  • 字体:[ ]

为破解疫情和春节后的阶段性用工招工难题,进一步加大保障力度,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开门红”,临海市人力社保局发扬“三牛”精神,以构筑立体式、全网型驻点招工模式扎实推动“老员工返岗、新员工招聘”,有效缓解企业用工困境。一季度,跨省驻点招工共开展现场招聘会10场,签订劳务合作框架协议7份,建立劳务协作工作站2个,新招引务工人员1415人,新员工到岗848人,引导老员工返临949人,包车10辆接回员工383人。超额完成新招引员工考核数的283%,超额完成开展现场招聘会场次的200%,为全市一季度经济“开门红”作出积极贡献。

一、分赴南北、前后合力,打造堡垒“造血脉络”

一是“专班驻点”锚定。春节未至,2月8日即成立“破五难”保障企业用工专项行动工作专班,由该局局长担任组长,同时出台《关于开展“破五难”保障企业用工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政策细则和工作流程。二是“南北双点”撬动。2月20日,按“1+1+2+N”模式(1名副局长、1家人力资源公司、2名人社干部、15家以上制造业企业)迅速成立一南一北2个跨省“驻点招工”工作组。北组于21日至28日赴安徽省亳州市;南组于22日至25日赴江西省上饶市开展跨省“驻点招工”工作。三是“前后双线”合力。驻点招工组有序组织开展招聘会并开展劳务合作座谈;于每晚“每日一总结、每日一汇报、每日一展望”,常态化开展组员碰头会总结当天招工成果,谋划明日招工安排,并反馈每日工作动态和实效建议。后方“专班”针对反馈第一时间开展排摸,利用大数据科学比对,分类梳理出有效务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将务工人员信息分流给企业,让务工人员求职更为便捷、更有效率。

二、借势借力、频出新招,畅通劳务“绿色通道”

一是信息无缝对接,发挥“部门+媒体”双优势。积极与当地人社部门取得联系,商定协助招工组开展排查、返岗、招聘以及开展劳务合作等具体工作事宜。连日来,通过两地政府融媒体、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招工、返岗信息13篇,与当地人力社保部门签订劳务合作协议7份,建立劳务协作工作站2个,建立长期劳务合作关系,打通劳动力来临“绿色通道”。二是向下延伸触角,实现“信息+力量”双下沉。两地招工组以招工信息村(社)全覆盖为目标,将返岗、招工信息通过战友会、同乡会、镇(村)干部、网格员等进行广泛宣传,企业招聘信息进村入户。驻点招工期间,共发放宣传彩页8000余份,悬挂招聘横幅60余条,短信推送8000余条,召开镇村干部座谈推介会3次,发动战友会宣传临海企业招聘资料500余份,进村入户宣传3次。三是内外突围创新,促进“跨省+乡镇”双驱动。在亳州涡阳县高泸镇、上饶市鄱阳县三潼集镇举行“跨省劳务输出进村点对点援助活动”并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开启临海市首次“牵手”外省农村地区的村企劳务合作新模式。两地招工组携35家临海市企业代表分别和高泸镇附近16个村和三潼集镇37个村的村干部进行一对一交流,实现务工人员“人在家中坐,工作‘云’上找”。

三、连线“云端”、智能招聘,构建服务“立体多维”

一是线上开启“云端”招聘。依托微信、网站等融媒体平台开展线上招聘,与河南南阳、四川松潘、吉林通化、贵州省六盘水等地开展线上招聘合作,采取电话咨询、视频招聘和远程面试的方式,实现全程便捷式招聘,为广大求职者提供全方位立体式公共就业服务,为全市各用人单位提供人才支持,充分促进各类企业稳岗留工。目前,共举办10余场线上招聘活动,400余家用人单位参与,提供4017个岗位,涵盖焊工、电工、化学检验工等工种。二是线下铺开“全城”招聘。一方面,在临海本市各地、各乡镇统筹举办各类人才招聘会,提供3000余个就业岗位,2380人与企业达成了初步意向。另一方面,在安徽省亳州市、安徽省阜阳市、安徽省宣城市、河南省南阳市、江西省上饶市等驻点开展现场招聘会10场,共有35家临海企业提供了400余个岗位,需求达到6000余人。三是全线统筹“对症”下药。针对部分企业技术性人才缺乏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的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对就业补贴、新员工交通费补贴、职业技能培训等相关政策进行广泛的宣传。同时,与江西省婺源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签订校企合作协议,预计5月份将迎来首批200名应届实习生。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