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审计厅探索审计工作报告全过程、全系统、全场景公开取得积极成效
  • 日期:2021-12-28 14:41
  • 来源:省审计厅
  • 浏览次数:
  • 字体:[ ]

省审计厅从审计工作特点出发,在全国审计机关率先探索审计工作报告的全过程、全系统、全场景深度公开,让审计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监督权,该做法在2019、2020年连续获评审计署“五个十”审计宣传正能量精品工程全国第一和第四。

一、环环相扣,促进全过程公开。在审计项目实施的审前、审中、审后各个环节,推进审计全过程公开。审计项目实施之前,在被审计单位和厅门户网站发布审前公告,并公开举报电话,群众既可向审计组反映被审计单位的问题线索,也可对审计工作和审计人员执行纪律情况予以监督。审计项目实施阶段,将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工作的立足点和评判标准,注重听取群众意见。如该厅连续2年委托省统计局,对部分地区空气环境质量和政府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效开展群众满意度专项调查,相关调查结果纳入专项审计调查报告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意见等结果文书。此外,审计机关还及时将发现问题向有关部门公开,提高对问题和风险干预的及时性。如针对以往审计成果交换滞后的问题,审计机关与组织部门强化审中信息沟通,凡发现被审计对象存在规定情形须及时制止或采取措施的,启动“即时会商研判”,尤其对审计期间拟提拔重用的干部,及时开展会商研判,避免选人用人与审计监督脱节。2020年以来,对2名领导干部开展了即时会商研判,研判结果被运用到干部任用中。该做法得到中央组织部和省委主要领导肯定。审计实施结束后,依法公开审计结果。每年受省政府委托向省人大常委会作审计工作报告后,采取“1+N”方式,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开审计结果。“1”即原汁原味向社会公告审计工作报告全文;“N”即将群众关注度高的审计项目,与审计工作报告同步向社会公布。今年7月,向社会密集发布审计工作报告和《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2020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结果》等20个审计结果公告。审计整改阶段,一方面,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计工作报告整改情况,并及时向社会公告审计整改报告;另一方面,出台《浙江省审计厅关于印发督促指导被审计单位主动公告整改结果办法(试行)的通知》,鼓励和督促被审计单位及时向社会公开整改情况,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倒逼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整改工作。

二、以上率下,促进全系统公开。除厅本级主动公开审计工作报告之外,还以上率下促进省市县三级审计机关全面公开。出台考核激励机制,将审计工作报告、具体审计项目的审计结果报告、审计整改结果的公开情况纳入对设区市审计机关的年度考核工作内容,如在《浙江省审计厅对设区市审计局2020年度工作考核办法》中,明确通过各级政府及审计机关门户网站或其他公开发行媒体,对审计结果进行公告的,每个加2分;推动被审计单位出具审计整改结果公告的,每项加1分。以此带动全省各级审计机关逐步加大审计公开力度、提升审计公开深度。如宁波市审计局联合《宁波日报》、甬派、宁聚等地方媒体,专题推出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整改报告解读,主要运用问答形式全面展示审计工作成果。杭州市富阳区审计局连续2年在《富阳日报》上公布年度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结果,并在富阳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上发布年度审计项目审计结果公告。近3年(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全省审计机关共公告审计结果报告2841个,同比增长66.4%。

三、创新方式,促进全场景公开。创新公开、解读形式,从老百姓的视角,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有效提升审计工作报告、审计结果报告和审计整改报告可读性。近年来,该厅创新短视频、长图等方式,通过简明问答和事例、数据、图表图解、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对专业性强的审计报告进行立体式、全场景解读,让老百姓看得懂、听得明白。2021年7月,创作了《浙江2020年度审计工作报告透露了哪些信息,来看权威解读》《一图读懂浙江2020年度审计工作报告》《2020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出炉,你怎么看?》等短视频、图解、H5解读作品。同时,运用《浙江日报》、浙江在线、浙江新闻客户端、新蓝网客户端、审计署网站、今日头条号、中国新闻网、新浪网等多种媒体平台公开年度审计工作、审计整改情况及相关报告解读,使更多人走近审计、了解审计。此外,为充分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警示作用,注重以公开促规范,将审计结果在全省范围内进行通报。如向全省各市、县(市、区)政府及省级有关部门进行企业虚假出口骗取财政奖励资金问题通报,起到举一反三、警示告诫作用。该厅全面梳理近年来14个主要审计领域发现的问题,分析总结新阶段普遍性、多发性、易发性问题的类型及表现形式,形成《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赠送各有关地方、部门、单位在工作中借鉴参考,进一步增强审计监督效能。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