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十四五”规划》新闻通气会在杭州举行
  • 日期: 2021-07-09 10:37
  • 来源: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浏览次数:
  • 字体:[ ]

5月27日,《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十四五”规划》新闻通气会在杭州举行,通报了我省历年来新型城镇化发展成效以及未来五年全面实施以人为核心、高质量为导向、面向现代化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省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孙哲君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十三五”时期我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成效

“十三五”以来,我省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城镇化进程持续加快,城镇化率全国领先,人口市民化水平不断提升;省域空间格局持续优化,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特色载体建设成效显著,形成一批强县和特色镇。整体迈入了城镇化成熟稳定发展的新阶段。


新型城镇化未来五年发展方向

主要目标即“一总四分”

“1”个总目标:全面实施以人为核心、高质量为导向、面向现代化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努力打造全国城镇协调发展标杆地、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区,成为浙江展示“重要窗口”的标志性成果。

“4”个分目标:率先实现更高质量、更广覆盖的人口市民化;率先形成更加协调、更有效率的城镇化格局;率先建成更加宜居、更具韧性的现代城市;率先踏上更为和谐、更趋共享的城乡融合发展道路。

重点任务即“布局、化人、建城、育产、带乡、治理”。

布局:高水平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新格局,解决“人到哪里去”的问题。化人:高质量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解决“人的身份和权益”问题。建城:高品质建设面向未来的现代城市,解决“人在城市生活更美好”的问题。育产:高层次打造以现代产业为支撑的创新型城市,解决“人的创业和就业”问题。带乡:高标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解决“人和要素在城乡自由流动”的问题。治理:高效能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解决“城市更智慧、人民更幸福”的问题。


答记者问环节

问:《规划》中提到“高品质建设面向未来的现代城市”,请问现代城市有什么内涵特征?下一步我们如何来推动这项工作,会有什么样的安排和部署?

孙哲君:“现代城市”这一概念是我省对标现代化先行要求,率先提出的助力高水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重要载体,也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一项具体抓手。其内涵特征就是建设“宜居、韧性、智慧、人文、活力”的五大维度城市。本次《规划》也将高品质建设面向未来的现代城市作为我省“十四五”时期建设人民幸福美好家园的重点任务之一进行部署。通过实施一系列举措,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对照相关要求,重点从五个方面进行部署推动——

一是编制《面向未来的现代城市建设导则》。主要从顶层设计层面明确我省现代城市的核心内涵,提出现代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要素、目标指引和实施路径。根据省内各个城市发展的不同水平,提出分类分层的建设指引。

二是谋划系列赋能行动。对照现代城市建设的标准,谋划提出“科技创新、现代产业、城市更新、城市安全、数字改革”五大领域赋能行动,我们建设部门将重点做好城市更新行动。按照全域推进“未来社区”建设的理念,综合运用拆除重建、综合提升、微更新等手段,统筹推进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海绵城市建设、棚户区改造、新城建等各项工作。按照“一城一策”原则,指导各地编制完成城市更新行动方案。

三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十百工程”。重点开展设区市“十城赋能”行动,加快城市的功能提升和数字赋能,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开展县城“百县提质”行动,围绕补短板、强弱项和新基建建设,进一步加大县城城市建设力度,提升基础设施的综合承载能力。

四是打造一批特色标杆示范。结合各地发展基础和发展目标,谋划培育一批现代城市实践区,培育打造现代城市建设试点,探索形成先行经验,为下步全面推广提供经验借鉴。

五是探索现代城市发展指数。结合“宜居、韧性、智慧、人文、活力”五大发展目标,设计出一套表征现代城市高效运行和高端要素的“双高”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现代城市发展指数,作为省域治理现代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问:《规划》中提到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下一步针对城乡风貌提升工作,会有什么具体的工作打算?

孙哲君:城乡风貌是美丽浙江的重要内容,城乡风貌改善也一直是我省高度重视、持续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此次《规划》提到的城乡风貌提升就是我省继“千万工程”“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美丽城镇建设”等系列创新后,城乡建设领域的又一重大创新实践,对助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城乡风貌提升的核心要义就是通过自然空间、历史文化和现代建筑的整体性设计和提升,形成融合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的整体大美。对照建设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展现“整体大美、浙江气质”的总体要求。自今年起,全省计划每年推进一批城市风貌整治提升示范项目建设、新时代美丽城镇和“浙派民居”特色村建设,创建一批“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城市样板区”和“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县域样板区”。力争到2023年推出一批整体风貌协调、地域文化突出、空间体验丰富、功能活力十足的城市风貌整治提升标志性成果,形成开发整治的建设管理范式,到“十四五”期末全省城乡风貌管控的政策体系、技术体系基本完善,浙派特色进一步彰显,全省城乡风貌品质进一步提升。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与有关部门共同推进五项工作——

一是注重顶层技术引导。指导各地因地制宜的开展市县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方案编制,建立完善“2+X”的省级城乡风貌管理技术规范体系,形成“正面引导+负面清单”的规范引导体系。

二是突出“整体+区域”全面提升。推进城市风貌总体格局保护和塑造,营造更具魅力的公共开放空间及公园绿地系统。推进城市重要区域和节点风貌整治提升,通过入城门户、未来社区、滨水空间等重点区域整治,形成一批城市风貌整治提升示范项目,整体打造城市风貌整治提升示范区。

三是推进“县域+特色村”全域建设。实施县域风貌提质工程,连线成片、串珠成链推进美丽城镇、美丽宜居示范村、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打造一批沿山沿水沿路、联城联镇联村的县域美丽风景带。结合传统村落保护,打造一批地域建筑文化彰显的“浙派民居”特色村。

四是强化历史传承和公共文化塑造。全面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街区保护,开展“老屋复兴”行动,连线成片推动活态保护、活态利用、活态传承。依法实施重大建设工程公共环境艺术品百分之一投资配建机制,推动创作和建设一批能够代表浙江历史和新时代风采的主题雕塑。

五是加强全闭环管控机制建设。我们将探索建立设计师负责制,由建筑、规划等方面专家协助政府对风貌整治提升项目进行技术把关和指导,形成风貌管控传导和闭环管理机制。结合“农民建房一件事”改革,加强对农房设计管理和把控,建立农村房屋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通过上述五项工作的全面推进,真正将城乡风貌提升行动打造成我省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一项标志性工程、引领性工程。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