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家国家湿地公园代表齐聚西溪 助力长三角湿地保护一体化
  • 日期:2021-04-01 15:23
  • 来源: 浙江新闻
  • 浏览次数:
  • 字体:[ ]

春日的西溪湿地,水草丰美,野趣盎然。

正值2021杭州西溪花朝节期间,3月31日,杭州西溪湿地举办“长三角湿地保护一体化行动暨西溪湿地朱鹮回归试验启动仪式”,探索湿地保护和修复的新路径,助力杭州市开展“国际湿地城市”创建,共同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

71家国家湿地公园协同保护

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长三角地处江海交汇地区,汇聚了我国最大的江、河、湖、海复合型湿地,在全国湿地生态系统中独具特色。

“长三角地区湿地生态系统连通性好,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展协同保护成为长三角湿地保护的发展趋势。”西溪湿地相关负责人说。

启动仪式上,71家国家湿地公园代表汇聚西溪湿地,就长三角“三省一市”联合发布“长三角湿地保护一体化行动联合宣言”,并共植“三省一市友谊树”。

他们将借此契机,开拓长三角“合力保护重要生态空间,共同保护重要生态系统”的新局面,开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境界,从而汇聚起推进美丽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在同期举办的“长三角湿地保护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三省一市”代表围绕长三角湿地保护一体化行动进行专题研讨和交流。

牵手下渚湖

西溪湿地首次进行朱鹮回归试验

除了联结长三角湿地公园,当天的活动还官宣了一件大事——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牵手德清县下渚湖湿地朱鹮种群重建基地,启动西溪湿地朱鹮回归试验。

朱鹮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素有“东方宝石”“吉祥鸟”的美誉。朱鹮曾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但猎杀、环境污染、栖息地丧失等因素导致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后经我国科研人员的多方努力,种群数量由1981年陕西洋县发现的7只发展到目前全球5000余只。

浙江省于2008年开始实施朱鹮易地保护与浙江种群重建项目,从陕西引进10只朱鹮,在德清下渚湖湿地设立朱鹮种群重建基地,并于2014年在下渚湖湿地实施野化放归,共放归朱鹮33只。

经过多年努力,浙江朱鹮种群数量不断扩大,现已达491只。虽然经过30多年的艰辛保护,朱鹮的种群数量也有一定程度恢复,但仍未摆脱濒危状态。为此,扩大朱鹮野外种群,降低致危风险,十分必要。

“德清县下渚湖湿地朱鹮种群重建基地具有优良的种源群体、完善的繁育基地和先进的科研技术,为扩大浙江省朱鹮种群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科学繁育理论基础和保护经验。”浙江省德清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林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邱国强说。

目前,德清县下渚湖湿地朱鹮种群重建基地已经科学选取了8只朱鹮正在进行野化训练,双方将共同为朱鹮安家而努力。

中华水韭、长喙毛茛泽泻

将携手落户西溪湿地

image.png

中华水韭

西溪湿地现有维管束植物711种、昆虫898种、鸟类193种,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种。

当天的活动现场,还举行了中华水韭回归仪式。中华水韭将携手同样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长喙毛茛泽泻,共同落户西溪湿地。这也是西溪湿地首次引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据了解,本次活动期间,西溪湿地还将种植中国特有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普陀鹅耳枥,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浙江楠,国家三级保护野生植物浙江樟等珍贵树种,同时举办2021杭州西溪花朝节、长三角湿地宣传周等各类活动。

“水是湿地的灵魂,自然生态之美是西溪湿地最内在、最重要的美。经过多年保护,西溪湿地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目前总体水质保持Ⅲ类,核心区域可达Ⅱ类,这为中华水韭、长喙毛茛泽泻等珍稀植物的生长,以及各种鸟类的生存提供了良好条件。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将牢记嘱托,坚定不移把保护摆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保持湿地生态和水环境,谱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西溪湿地相关负责人说。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