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关注 > 各市
杭州引进社会公共资源开设285门非学科类课程 建平台、搭桥梁,课后服务更丰富
  • 日期: 2021-11-26 09:14
  • 来源: 杭州
  • 浏览次数:
  • 字体:[ ]

近日,杭州市教育局公布引进社会公共资源参与中小学课后服务的指导意见,公布第一批285门课程名单,供中小学课后服务时段进行选择。

指导意见要求,课程范围为各级社会公共资源,主要包括青少年宫、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展览中心、红色景点、研学基地等场馆以及体育、艺术、科技等社会团体开发推荐的课后服务,课程范围为体育、艺术、科技、智力运动等非学科类拓展性课程。其中明确规定,中小学校课后服务不得引入学科类培训课程。

根据前期对接情况,杭州市教育局将社会公共资源推荐的学后拓展性服务课程汇总形成第一批课程清单,向中小学推荐。第一批名单共有8个单位申报,分别是中国棋院杭州分院(杭州棋院、杭州市智力运动管理中心),共青团杭州市委(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杭州市科协,杭州文广集团,杭州市文明办(第二课堂),西泠印社,杭州市体育局,杭州博物馆。

各个单位都根据自身特点,开出丰富有趣的课程。中国棋院杭州分院提供了各种棋类以及电子竞技、数独、模型等课程;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提供的一些课程非常有趣,比如时间管理、收纳课等;市科协的课程则充满了科技范儿,有恐龙时代、多彩的宝石、空气动力车、机器人编程等。课程清单中还有不少博物馆提供的课程,比如杭州博物馆开设的是宋代体育文化知多少、宋人手作系列课程,此外,韩美林艺术馆、良渚博物院、中国湿地博物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等也都将对中小学生开放。

据了解,接下来课程申报工作还将继续,各级社会公共资源可立足自身优势,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开发适合的学后拓展性服务课程进行申报。各中小学校可立足自身需求,在课程清单中选择有关课程。选定课程后,与课程提供方积极协商课程开设的细节,并签订有关服务协议。

杭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课后服务主要是校内教师参与为主,老师压力较大,引进社会公共资源参与课后服务,将充分挖掘社会公共资源潜力,积极开发推荐中小学课后服务课程,助力“双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