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以“五个公开”为抓手 夯实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基础
  • 日期: 2020-07-28 17:45
  • 来源: 诸暨市府办
  • 浏览次数:
  • 字体:[ ]

诸暨市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切,以“五个公开”为抓手,夯实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基础,着力打造公开、透明、阳光的政务环境。

一、坚持制度引领,打造“规范公开”。一是建立日常工作标准化制度。新《条例》实施后,及时调整受理、答复等程序性和实体性规范文书,制作办理流程上墙图。明确政府信息公开属性认定及审核流程规范、保密审查制度、主动公开制度和依申请公开规范等操作细则。二是建立重点工作专项化制度。建立专项制度来抓重点工作落实,以点带面,以专项促整体。制定重大决策事项目录化管理,公众和企业代表参与政府常务会议决策,行政决策面向公众征求意见,“五公开”纳入办文办会程序、规范性文件和涉众决策性文件的政策解读、网站信息发布的技术标准等制度。三是建立难点工作联动化制度。以会议协商方式落实重大建设项目信息公开联合会商机制,突破重大建设项目公开涉及部门多的难题;以部门联动会商制度、会同法制科室和基层司法所办件制度,整合专业资源,形成办件合力,共同化解依申请公开答复的疑难问题。目前,该市已组织7次依申请公开联动会商,破解难题成效明显。

二、坚持目录导向,打造“全面公开”。以机构改革为契机,以编制标准化主动公开目录为抓手,以三个“全覆盖”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一是政府机关全维度覆盖。基本目录和公开事项标准梳理坚持“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原则,纵向覆盖县、镇乡(街道)24个政府,横向覆盖全市33个市级部门。采取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方式,既统一基本目录,又定制“个性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目录。二是政府权责全领域覆盖。以机构改革后“三定方案”、政府权力和责任清单为基准,围绕“三大攻坚战”、重大建设项目、公共资源配置、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政府权责领域,将覆盖全领域的4627个公开事项逐一明确公开责任主体、公开内容、公开时限、公开方式和公开形式。三是政府行为全流程覆盖。紧紧围绕“五公开”要求,对全市的主动公开目录和事项标准进行梳理,将政府行为按照“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进行编排,形成覆盖政府行政行为全流程的基本目录。

三、坚持信息手段,打造“智慧公开”。一是优化门户网站。基于群众视角,全面改版升级门户网站,优化首页呈现方式、强化网站搜索功能、增加手机浏览自适应功能,突出“政府信息公开”标准化站点建设,呈现全市标准化公开目录,以专栏形式体现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二是打造“指尖”政府。打通政府门户网站和新媒体端的双向链接,充分利用手机端的移动优势,积极拓展“浙里办”政务服务事项,实现24小时在线的“指尖”政府。全省率先推出“出生一件事”零接触“掌上办”,实现从“少跑腿”到“零跑腿”的转变。三是提升政务新媒体融合功能。依托融媒体中心的运行,“西施号”APP全新上线,融合新闻传播、政务服务、生活服务、报料互动等功能,做到市内主流媒体统一口径发声,第一时间传递政府工作动态、政策解读,回应社会关切,引导社会舆论。

四、坚持百姓视角,打造“惠民公开”。一是丰富公开载体。针对不同的公开对象,选择不同的公开载体。在市行政服务中心等不同层次公众集聚地摆放政策文件、办事指南等纸质资料和随手小册子,便于群众查阅。针对企业家获悉政策的需要,设计随身携带的政策笔记本,做到政务公开贴近百姓需要,提升公开实效。二是拓展公开深度。着眼公开实效,推动重点领域主动公开向纵深发展,将社会关注度高的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信息公开纳入重点监督事项,推进文件起草、专家论证、社会风险评估、政策发布与解读的全流程透明化。开展“送政策到企业”活动,让政策多走路,让企业少跑腿,为惠企政策兑现打通堵点。三是促进公开与服务的深度融合。全力提升浙江省政务服务网站服务水平,及时完善政务服务事项在线申请、办事指南、政策关联、表格样式等内容。统一公布权责清单、“最多跑一次”清单、“一证通办”清单、就近办清单等事项清单。实现省好差评系统评价公开,以公开评价结果促政务服务质量提升。截至目前,统一公开评价信息380458条,其中差评16条,按期整改率100%。

五、坚持刀刃向内,打造“柔性公开”。坚持法律刚性执行的同时,刀刃向内,抓住服务群众的关键点,主动沟通,并不断改革行政机关的内部办理流程。一是在申请咨询时多引导。在群众提出申请咨询时,要求信访工作部门等有关单位提供现场填写申请表格的服务,同时要求做好信息公开申请的合理引导。二是在受理环节上多指导。在受理环节中发现申请人提出申请内容表述不清楚时,首先要求与申请人进行沟通,指导其正确清晰地表达申请公开内容,再进行补正告知。三是在答复结果上多解释。在因故需要延期答复时,要求先与申请人进行沟通,再作出延期答复告知书;当答复申请人政府信息客观不存在、不予公开等情形时,要求提前向申请人进行解释。2015—2019年,在全市办件数量逐年增长的前提下,因政府信息公开引起的行政复议、诉讼案件数量逐年下降,由2015年的26件下降到2019年的21件,并且结果以维持原答复或驳回等正面法律评价为主,成效明显。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