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小康战正酣 浙江农业农村厅“369”行动决战脱贫攻坚任务
  • 日期:2020-06-24 18:11
  • 来源:浙江在线
  • 来源:浙江在线
  • 浏览次数:
  • 字体:[ ]

 浙江在线6月23日讯(记者 程益新)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是全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省扶贫办、省农业农村厅紧密结合新时代浙江“三农”工作“369”行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任务,提出了“三个清零”(“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清零、家庭年人均收入8000元以下情况清零、集体经济薄弱村清零)的攻坚目标,切实做到高水平全面小康“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落一人”要求。

  持续发力不松劲,决胜小康战正酣。为强化攻坚,省农业农村厅成立了扶贫开发专班,加强省市县三级联动、省级部门协同、内外力量整合,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扶贫开发大专班体系,探索建立“专班+X(省级有关部门)”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协调推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等工作。

  一段时间来,全省扶贫开发系统聚焦特定人群,聚焦村域提升,聚焦26县发展,审时度势转变扶贫理念,与时俱进创新扶贫举措,凝心聚力构建扶贫体系,统筹推进开发式和保障式扶贫,全省扶贫开发工作态势良好、成效明显。


1.webp


  打好组合拳

  力促低收入户增收

  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今年一季度,我省低收入农户增收情况仍然给了我们很强的信心:全省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3654元,同比增长12.7%。非常时期,逆势上扬,殊为不易!

  “今年以来,我厅对全省低收入农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开展了‘地毯式’排查,详细了解异地搬迁与产业、就业、教育等帮扶措施落实情况,力求全面掌握工作进度和存在问题,以便采取更有针对性的举措。”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同时,全省农业农村系统结合“三联三送三落实”活动,通过走访座谈、查核资料等方式,对全省低收入农户的生产生活情况进行了摸底。从走访情况看,各地对扶贫工作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积极完善政策、创新机制,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扶贫开发工作,想方设法降低疫情对低收入农户增收的影响。

  “七一”前后,省农业农村厅还将组织开展以助推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为主要内容的“不忘初心、决胜小康”主题党日活动。全厅成立11个工作组,近200名党员干部参与,由厅领导带队奔赴各市,在每个市选择1个条件最为艰苦、农户收入相对较低的村,作为调查联系结对村,深入开展调研走访帮扶活动。

  与此同时,各地持续加大对农村相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帮扶力度。桐庐县农业农村局专门下发《关于做好当前低收入农户疫情防控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从防控宣传、服务保障、发挥作用三方面切入,着力做好疫情期间低收入农户帮扶工作。短短几个月,该县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即为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提供公益性岗位200个。

  衢州市柯城区开展了“抗击疫情送温暖,精准扶贫献爱心”活动,为低收入农户发放农资抵用券1800张、价值90万元,助力扶贫基地和低收入农户复工复产,在建扶贫项目复工率较快地达到100%。天台县对374个村实行实时网格监测,重点监测突发变故易贫、重病重残等四类人群,当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810元时,即启动程序调整为低保家庭,实现低收入农户一月一调整,确保脱贫不漏一人。


2.webp

  

        增强推动力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这次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分红款220万元,全村3366位村民都有份,我分到了3000元。”嘉善县大云镇缪家村村民张爱英说,今年春节,村民们都尝到了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尤其是新增收的55万元分红款来自“飞地抱团”项目的收益,让不少邻村村民“眼热”。

  “今年我村也加入了‘飞地抱团’二期项目。”看着缪家村参与“飞地抱团”项目后回报不错,邻近的曹家村、江家村、东云村也各出资750万元,希望早日摘掉相对薄弱村的帽子。“通过参与‘飞地抱团’项目出租土地,不仅能避免招租难、租金低、催款难等问题,还能多得租金75万元。”曹家村村支书林祥明说。

  “大河有水小河满。强有力的村集体,在促进农民增收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在助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过程中,我们对一些本地资源少、区位条件差,靠自身力量难以‘消薄’的村,依托各类园区、开发区、特色小镇等平台,发展‘飞地抱团’项目,积极探索市场化经营的增收方式。”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省继续实施山海协作平台提升计划,建设“飞地”产业园、省级山海协作产业园、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计划实施山海产业项目300个,省级山海协作产业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0亿元。

  除了以盘活土地要素、拓展发展空间为核心的“飞地抱团”项目增收模式,我省还积极探索创新多种发展模式,发展乡村“美丽经济”,做强盘活优质资产、发展物业经营等,因地制宜破解发展难题,努力实现村村有收入、家家有“活钱”,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按照30%的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年总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自主造血功能持续增强的年度工作目标,制定新一轮行动政策,加快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经营化转型,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支持发展强村企业。同时,深入实施“千企结千村、消灭薄弱村”行动,鼓励强村和弱村联盟共建共兴。

  农村产权资本“动”起来,沉睡资产“活”起来,新产业新业态“融”起来……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浙江大地,村级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热潮,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强劲的动力破浪前行。


3.webp

  

       致力绿富美

  助力26县奔小康

  青山秀水,是26县发展生态经济的最大资本。26个县铆足干劲,借力各方的援助,积极求变发力,变“输血”为“造血”,不断挖掘和发挥自身潜能,发展特色产业、生态旅游,着力把生态优势变成“美丽经济”。

  初夏时节,茂盛的茭白田满眼葱绿,茭叶随风起浪、沙沙作响,龙泉市安仁镇安福村又进入了茭白丰收季。村民们忙着采收白白胖胖的“美人腿”(茭白),切割打包,汗水伴着喜悦。

  “桐乡董家茭白专业合作社和我们结对后,桐乡市农业农村局专家多次前来进行技术指导,我试种了30亩,采用‘茭白+田螺’共生种养模式,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亩均收入超过8000元。”安福村农户叶友仁告诉记者,安福村地处山区,生态环境优良、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十分适合种植茭白。今年,村里的茭白种植面积已扩大到100多亩。

  为促进农民增收、加快特色产业发展,缙云县近日出台了《关于提升乡愁产业加快富民增收的意见》,总结提升当地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经验做法,把扶持资金由8100万元增加到1.2亿元,突出产业推动、平台带动、品牌驱动升级发展,加力扶持缙云烧饼、缙云爽面、缙云菜干等乡土特色产业发展,全力打造“乡愁富民”新高地。

  “接下来,我省将着眼省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着力推动26县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实施好“两山一类”扶持政策,加快提升26县基础设施水平,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推进扶贫重点村帮扶,落实“扶村帮户、联乡带县”职责,确保如期完成年度扶贫开发任务,确保26县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打印 关闭